2008走进石门坎——新驰印象

斯嘉 2008-9-4


 

 

知道新驰是因为张坦老师的短信“十八日第二石门的紫云新驰六十年庆。我与大多石门老人将在那里,希望你也来。”

张坦老师都知道我的石门情结。第二石门当然好奇。

2008815日火车杭州-贵阳,16日晚上近11点摸到冬梅的窝。与冬梅陌生然相见如故。这个窝,“精神财富的堆积以看得见的形态陈列着,富足而奢华。”

没照片,想象吧。

817日早晨坐张老师的车去新驰,途经安顺接陶老师杨老师。近二点抵紫云县城午餐。

听说紫云,因为紫云神秘的洞穴世界,洞中学校等。

紫云县城的朴素超出我的意料(我很怀疑我没有走到县城繁华处)

我拿紫云和威宁的县城相比,差异就象乡镇比县城,差了一个级别。

我很喜欢紫云街头卖草药的唱蛊治病的卖菌卖茹卖果卖肉的,热热闹闹而踏实本色,生活。

威宁街头流溢着腐败贪婪的瘴气,豪华到荒唐的200盏灯头的路灯,让人无语。一块块膏脂喂着某些人的口腹。

 

 

 

因为有了紫云与威宁的比较,所以当一路山路颠簸,来到第二石门新驰村时,新驰太让我惊艳了。

 

 

新驰来历

柏理格1905年来到石门坎,传福音兴教育发展农村社区。在柏格理及其后来人前赴后继的艰苦努力下,20世纪初的石门坎为喻为“东方天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置高点”。

石门坎平均海拔2000米,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石门花苗们苦求向外发展的机会。

紫云高山环绕。新驰所在的地方原叫烂木冲。烂木指原始森林中自然腐烂的林木,“冲”指两山间地势较低的地方。烂木冲在深山腹地,虽四周高山深洞,低处平均海拔仅九百米。原始森木至今保持完好。

这块地方曾长期为山匪占据。后来因瘴气太重,为山匪放弃。

大花苗人游猎时来到这里,相中这片土地。1947年开始陆续向此处迁徙。迁徙的过程是非常非常艰苦悲壮的。因瘴气太重,早期迁徒到新驰的死于瘟疫者有七八成。

移民们开荒种地生存下来后,发扬石门坎重视教育的优秀传统,向石门坎光华小学申请支持筹备办学校。

石门辉煌创始人之一王道元老先生的孙子王建国先生受任筹办新驰小学,成为新驰小学的第一任校长。

在其四世孙王文宪老人的回忆中,王建国朱明安二位老人从石门坎徒步十四天到达贵阳,又步行四天到达烂木冲。一路上经历艰辛万苦。

到达贵阳时盘緾用尽,王建国等向时在贵州大学执教的某杨姓同胞借五块钱,对方不肯借。

有一位刚刚死去丈夫带着四个娃娃的同胞寡母,用二十一天时间“卖柴”凑齐了这笔路费,帮助王老先生顺利到达新驰。

所谓“卖柴”,其实是半夜里去偷林木劈柴卖。苗族天性胆怯怕事,尤其大花苗族妇女。

这是一位了不起的花苗同胞,她的名字叫王毓英。

这次我们见到了专程赶来的王毓英老人的孙子,一位憨厚朴实的农民弟兄。张老师陶老师杨老师等特别提起这段旧事。致敬这位寡母的义举!

 

 

新驰小学

驰骋新气象新发展,于是将“烂木冲”更名为“新驰村”。

“烂木冲小学”更名“新驰小学”。

新驰小学办学艰难。没有教室,借用私人的茅草屋。没有黑板粉笔,将草木灰扒平,用木棍做笔写字。第一届学生28人。二位老师第一年没收学生分文费用。生活开支由石门坎王明基老人资助,食宿由寨老支持。49年朱明安老人被盗马贼杀害,王建国老人坚持办学。

解放后新驰小学为民办学校曾设新驰中学,后来转公办学校后,所有教师全部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这很不容易。

新驰小学沿续着石门坎光华学校的优秀传统:

l新驰小学顶着阻力一直没中断办学前班。是紫云县唯一一所设学前班的村级小学。

l新驰小学重视苗族传统文化培训,坚持苗语教学。二年级做苗语启蒙,三年级正式课程,毕业生能用苗文读写。是紫云县唯一一所坚持苗语教学的学校。孩子们对花苗的传统头饰服装都能说得出来历。

l新驰小学重视文娱活动。赞美诗班的小姑娘们是用美声演唱的。新驰的原生态合唱团参加“多彩贵州”比赛获得紫云县第一名代表安顺地区参加省比赛。

晚上十点多时我听到他们在球场上排练用苗语多声部演唱“歌唱祖国”这首歌,太震惊了。

l新驰小学体育教育。新驰小学的蓝球队是全县第一名,乒乓球是全县第二名。

这次我亲眼看见一个五岁的小男娃顶着烈日在操场简陋的球架下一个多小时认认真真就在重复着瞄准投蓝捡球的动作时,我相信这个第一的实力。我能想象从前石门坎足球队击败杨森的队伍的实力。

l在这里,基督教信仰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赞美歌与流行曲,颂主圣歌与歌唱祖国和谐地混在一起,真诚而激情地表示出来。

 

群山中的紫云县白石岩乡新驰小学

 

欢迎酒

 

 

照片中这位石门坎老人在石门坎光华小学百年庆典的留言册上写下一句话:毛主席和柏格理永远活在苗族人民的心里!

了不起。

 

杨老师在更正诗班发声。杨老师是石门坎天生桥人,大花苗的民间音乐家,他看到他的花苗同胞们歌舞就会忍不住要去指导帮助他们做得更美更地道。杨老师这些年的主要时间和积蓄都用在石门坎和大花苗民族文化保护上了。我到过他家,家居简陋但整柜子的音像磁带记录石门坎农村教会文化采风,很了不起。

 

 

全村人忙着杀羊洗菜,大锅吃面大锅煮肉。很有意思。

 

照片右边这栋两层楼八间教室的教学楼,动工于1989年建成于1992年。耗资八万元人民币----村民集资三万,乡里筹资五万。建校时实在没钱付给施工的师傅们,村民们就在学校旁边选了一块地,为师傅们送菜送饭。建筑的师傅也很感动,但讨不到工钱还是不得不将学校告上法院。法院也为新驰人的办学精神感动,最后的解决结果时,法院给施工队介绍个工程,施工队放弃这笔工钱。

看着这栋朴素整洁的教学楼,你能想象它是八万元建成的吗?

 

 

 

 

与诗班的合影。二排左陶绍虎老师,二排右杨世武老师,三排右张坦老师。

陶绍虎老师是朱焕章先生的四女婿,苗语语言学家,苗语圣经新约全书旧约全书译者之一。朱焕章平民千字课译者。

我在陶老师的陋室中见到陶老师正在校译的大砖头厚的旧约全书;我见到陶老师手抄编写的苗文启读手册,我看不懂,可是我知道份量。这些老人们呕心沥血在保护着他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我很尊敬!

 

其父陶开群先生曾是石门坎光华小学的教师,也是新驰小学的开创元老。退休后又来到新驰任新驰小学第九任校长兼英语教师。弟陶绍飞曾任新驰小学第十三任校长。新驰那栋八万元教学楼就是在其弟陶绍飞先生任校长期间建起来的。

 

朱焕章,曾是一位苗族佃户的孩子。天资极其聪明。得到牧师白树德资助后,考上成都华西大学教育系。他曾代表那届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吸引了蒋介石的注意,蒋介石亲自接见并许以官位。
朱焕章丝毫不为所动,带领全家回到石门,投身石门发展。编写平民千字课,苗民夜读课本,兴办平民教育,平民夜校,创立石门中学。

在那些没有经费艰难拮据的日子里,朱校长全家和所有的教师,学生们一样吃玉米,吃洋芋,洋芋玉米也没得吃时就挖野菜吃。

石门坎苗族,从目不识丁到70%以上受教育,从卑贱蛮民攀至“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至高点”,不正是一个民族觉醒后的奋进?朱焕章,就是卓越的领头人。

1945年,朱焕章做为第一个苗族平民代表参加国大会议。再次受到蒋介石的接见与邀官。朱焕章仍然坚辞返回家乡石门坎。

1955年,全国大肃反期间朱焕章先生受到迫害,含怨自缢于贵阳黔灵山上。1982年得到平反。

2008年,朱焕章先生的坟从贵阳黔灵山迁回石门坎。

终有一天,朱焕章将与晏阳初梁漱溟先生齐名。这就是历史!

 

 

新老苗文

老苗文,是一种国际认可的语言,国外叫POLLARD SCRIPT. 是柏格理来到石门坎后与汉苗人民共同创制的。柏格理在创制老苗文后将圣经四福音译成苗文。后来人又补充将新约和赞美歌译成苗文后,才使得基督教有个便捷的载体在苗区得到迅速推广。今天老苗文主要在乡村教会和滇黔川苗语区民间传播,在这些地区的农村教会里,圣经,赞美诗甚至乐谱都是老苗文的。

老苗文采用拉丁语音系统,符号从苗族服饰得到启发,大量使用苗族人熟悉的用于服饰的传统线条,用固定小字母代表声调。这样的文字系统很使苗族人感到很亲切。而且只要会苗话,记住符号相对应的音,和调,很容易就学会识读苗文了。

比如说,"+""mou"这样音,a代表苗话里的短音调,"+a"这样的符号变成苗人的发音,就能够让苗人明白意思了。彻底文盲的苗族人能够很快学会用这样的语言写字传信,70%的苗族人脱离文盲,我相信绝不是夸张的。

陶老师很肯定地告诉我,对于会苗话的人,教以正确的方法七天就能够识老苗文了。

 

新苗文是56年国家民委推出,建立在汉语拼音系统上的。对于懂拼音的人,识新苗文比较方便。560年代国家曾花大力气推广新苗文,但是成效不大。因为要先从拼音开始再转音。民族中学也曾强迫双语教学,但是随着汉语的普及,基本上所有民中都已取消苗语教学了。这是新老苗文的现状。

老苗文,黔滇川苗区民间流传,主要通过教会系统。

新苗文,推广艰难,处境尴尬。

 

如今,精通新老苗文的专家主要是老石门坎光华学校的,这些人大多已经七、八十岁了。

我们想做苗文培训的项目。

陶老师寄给我“苗文启读手册”,一丝不苛手写的。

陶老师正在编译平民千字课三册新,老苗文版。

我希望有一天可以整理出版朱焕章平民千字课四册汉苗三语版,并配以苗族古歌调的咏唱。

努力吧

 

 

 

 

 

新驰小学的苗语启蒙课本。这本教材是五十年代编的。现在已不太找得到了。

在很多山区苗寨里,男女老少仍然书中那样穿着打扮。

 

新驰村

新驰村现有二百六十多户二千来口人。民族组织95%大花苗族,5%布依族。

人的主食是大米。新驰因海拔低产稻子,且收双季。所以虽土地稀少仍够全村人粮食。

猪的主食是玉米。现在小猪值钱,一般每家都养二三头母猪和一二头架子猪做年猪。

人畜分居。年人均收入二千左右。

和石门坎不同,新驰不产土豆。所以新驰人说回老家吃不惯老家的饭,老家的人来也吃不惯新驰。

 

陶老师说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新驰四面高山都是原始森林,常有老虎出没。刚来的那些人穷得连叉子屋都盖不起,晚上睡觉就把铁锅反扣过来睡在里面。故事就发生在照片中这位老人身上。

有天晚上他睡得迷迷糊糊时被一股浓烈的虎骚味弄醒,原来是只老虎下山,老虎闻着人味不见人,就在铁锅外一直转呀转。他闻着虎味吓得一动不敢动,就怕被考虎掀了锅,就这么一直熬到天亮。哈哈哈。

老人的儿子带来了老人的照片。提起这个故事时,大家在笑声中一定有感叹当年迁徙新驰的艰辛,有追忆当年石门文化的辉煌吧。至少我是。

叉子屋:指两排棍子交叉扎起来再披上茅草的一人多高的屋子。现在很多地方能看到这种叉子屋已是猪圈了。

 

17号我和张师母是在车里将就了一晚的。

18号我早早起来在村里乱逛。我是听到颂主的歌声寻着歌声找来这家的。

这家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儿子生病住院在医,女儿腿脚不好。张坦老师张师母我们一起吃女主人递过来的玉米,我半懂不懂地听着张老师和他们拉址家常。

张坦老师是“‘窄门’前的石门坎”的作者。至今这本书仍是研究石门坎最有深度和高度的著作。这本书写作于八十年代,出版于九十年代。为出版这本书,他与责编一起是做好了坐牢的准备的,这毫不夸张。张老师为此丢掉了公职已算小小的遭遇了。

我由衷敬佩张老师在八十年代踏足石门村寨的胆识与勇气。

张老师是个极拽的人。遇傲慢者他比你更傲气,遇谦卑者他比你更谦卑。我很喜欢。

我从杨大德老师得到张坦老师电话初联系张老师时,他短信上首先问了我一堆问题,最后告诉我,我过了他的“政审关”了,哈哈我真的好荣幸我的过“关”呵,而且这种荣幸与日俱增。

我在张老师朴素的工作室里见过他整理出版的“王安江苗族古歌集”,沉甸甸透着历史的沧桑和精神的力量。由衷敬仰!

王安江是一位堪比荷马的苗族老歌手。毕其一生乞讨流浪家破人亡收集整理苗族古歌,口传古歌里沉沉了苗族人二千年苦难的迁徙历史。文化的脊梁!

我喜欢洋溢在这屋子里虽贫苦然平静的喜乐氛围。

 

 

 

从房子可以看出,新驰是贫穷的。

可是和我们熟悉的贫穷农村脏乱面貌不同的是这里的干净整洁。

在这里,我由衷体会到干净整洁与财富无关但与精神状态有关。

翻看石门坎的旧照片,茅屋草房,但干净整洁。百年前的石门坎比今天,条件艰苦何止几倍,为什么今天石门坎却不能象百年前的石门坎那么干干净净?

新驰给我一个奇迹!

 

新驰的妇女们至今保留着花苗的这种传统发型。

在石门坎的老照片里我们看到有这样的头饰但今天的石门坎妇女已不会梳这种头了。

传说苗族人在逃难迁徙的时候,偷偷把粮食种子藏在头发里逃过搜查,得以在陌生地方扎根生存。梳这样的头饰是为纪念祖先苦难的迁徙历史。

盘发是已婚妇女的,少女的发式是最下图的。

盘发的过程:

先将模子固定在头上;用黒线缠绕固定紧;最外面包上真发。

做头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村里的妇女头天就将头发做好。

我不知道他们夜里怎么睡觉才能小心不弄乱发型。

换上节日的礼服后,很别致漂亮。

 

 

 

 

 

 

 

这是路边的水池供过路人蓄饮用。水是通过塑管从山上引下。这算村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吧。

照片的左边是油桐树。新驰小学每年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贫困读不起书。学校组织孩子们种油桐树,每年油桐树收获后卖得的钱,补贴那些交不起钱的孩子读书。学校的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今天。

 

 

 

 

 

这是村里的操场。

小小的新驰村有二个蓝球场。一个是新驰小学里一个在这里走路到新驰小学也就五分钟。这里也是村里的集体活动场所。请注意水泥看台,这些水泥看台建于1971年。

你能想象吗?

70年代在这个深山苗寨,小伙子“突破”“扣蓝”,喝彩声中,小伙子兴奋地寻找看台上脉脉含情的意中人…..

那时候的阿哥阿妹也爱坐在台阶上看月亮吗?他们手拉手吗?他们应该不会就此犯下“流氓罪”的吧呵呵呵

17号晚上我同样是寻着歌声来到操场。十点多了村民们才歇了活,聚起来排练第二天要唱的歌,台阶上密密站满了男女老少,随便哪个站进队伍便开口能唱,而且是多声部的,真是奇妙的夜晚。

 

我要去村长家。唱歌的队伍里出来一个盛装的女人,象个年轻美丽的小媳妇,带我去了她的家。村长同样年轻象个初混社会的小年轻。所以当他们告诉我已经四十多岁了,二个孩子二十多岁在外面打工时,我和张师母实在很难相信。

第二个早上我在她家门口见到一位仿佛三四十岁的妇女时,我敢猜她一定是这家的祖母。

我相信,快乐的人不会老。勤奋劳作歌舞喜乐,这样的生命能不年轻?

村长家养了二十多头猪。但是弄得很干净。他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修造沼气池。

 

我问过村长,这个操场的卫生是有人轮流负责的吗?他说没有,谁见脏了就扫干净了。

进新驰的道路是分配到户负责维护的,一家一段路。

这里有与石门一样密的群山一样修的简易公路,在不同的地方却是很不一样的结果。

为什么?

当我把新驰的所见所闻告诉石门寨子里的人,给他们看新驰的照片时,他们不知道这段历史,他们都很激动,他们渴望去看看去学习。

我希望我能尽快为他们募到路费帮助这些石门坎的基层社区发展带头人们到“第二石门坎”新驰去走走看看。

从今日新驰看到昔日石门

从今日新驰看到明日石门

 

 

 

 

这两年我有荣很深入地转了贵州最穷的地方的最穷的一些寨子。

我的感受是:

首先生存温饱问题确已基本解决了。8亿农民近届中国政府用了不算久的时间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其次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投入的大量扶贫资金落实在实处的有多少?这个问题不好说,但坊间的质疑确实有理有据。

越是贫困的地方越出混蛋的干部腐败的政府。

 

农村的贫困现状,主要原因绝不在自然条件恶劣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等物质因素。而在于人的精神因素。在于农村缺少有奉献精神的领头人,在于民众缺少有传统信仰的支撑,在于农村缺少有凝集人心的精神氛围。

 

在新驰六十周年校庆上,陶老师的发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想借这个宝贵的机间向同胞们介绍一下石门坎精神。

什么是石门坎精神?

施者真心诚意

受者感恩奋进

社区内的大事要事,政教校各方,不分彼此,齐心协力。

昨天当我踏入新驰这片土地的时候,我看到了为办好这次六十周年校庆,村支部、村委会领导、学校师生、基督教会、普通村民们,大家在不同的地方积极为庆典做准备,为使从县城来的公路通畅,村委会的负责人亲自维护,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我看到石门坎当年办学办事的精神,又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体现。同胞们,我感谢你们!”

 

在新驰,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块沉甸甸的奖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

 

 

新驰,让我想象石门发展昔日的辉煌

新驰,让我看到石门发展明日的前景

 

离开新驰时,我注意到进村路上悬挂的这样一条标语:

“倡导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共创美好未来”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出路,我在这三句话中找到了答案:

倡导先进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共创美好未来

这就是新时代的石门坎精神!

 

胡主席在评价柏格理与石门坎时,曾留下这样一段话“柏格理用实践告诉人们,进步的科学文化和艰苦创业,可以在贫困的落后地区,实现教育的超常规发展。”

昔日的石门坎光华学校,白石岩新驰学校,正是主席的话的最好支持。

 

知道和做到,有多远?有多难?

 

斯嘉整理

20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