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石门坎——荞麦公社——记录2010 

 

 

                 记 录 2010

斯嘉  2010-12-31


2009,在充实忙碌中走过了。

2010,在充实忙碌中即将走过。

“走近石门坎”团队,一直在路上。

 

20072008年,我们顺利走过了核心团队的形成期风暴期;

20092010年,我们成功进入了团队的规范期和执行期。

反省这一路,我们一直在努力,提升能力,扎实做事。

 

斯嘉

20092月,参加光华基金会&德鲁克管理学院“非盈利组织的管理”培训。

20096月,参与石门坎胡家丫口村民管理委员会成立和小额信贷项目启动。

20097月,获国际教育协会(IIE)奖学金资助赴美国雪城大学麦克斯威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and Public Affairs)攻读公共管理EMPA

200912月,Maxwell“中国话题讨论会”上做发言嘉宾。题目:“个人角度看NGO在中国”;内容:个人视角讲述国际NGO在中国项目水土不服的故事以及中国草根NGO的成长发展和挑战。观点:国际NGO应加强对中国草根NGO的支持和尊重;草根NGO应加强与政府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挑战:草根NGO如何整体从消极形象转向中性,局部保持积极形象。

20101月,被推选进入2010 中纽约福布莱特理事会学生领导小组。

20103月,应Horace Campel教授邀请参与筹办“2010 中非高级论坛”,Maxwell,美国。

http://www.china-un.org/chn/czthd/t681164.htm. 中国驻联合国杜小丛参赞出席并发言。

20104月,作为雪城大学优秀学生代表之一出席Phi Beta Delta美国优等生联合会第四十四届年会,费城,美国。

20104月,出席全球健康与创新大会,耶鲁大学,美国。

20104月,Maxwell主题讲座“中国花苗·中国基督徒·石门坎故事”。内容:中国花苗起源和迁徙;基督教在中国近、现代史各阶段的不同状况;柏格理与石门坎的故事;对石门坎起落的思考;以及介绍“走近石门坎”。 观点: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要重视精神力量;实现改变需要有信更有行。

20105月,获Maxwell “国际和非政府组织领导力”证书。

20105月,获Maxwell “公民社会组织高级研究”证书。

20106月,受雪城拉菲亚特基督教联合教会邀请主题讲座,“柏格理与石门坎  基督教在中国之我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不同阶段普通老百姓对基督教的不同看法;柏格理,王志明的故事;石门坎的起落历史和思考。 观点:西方人需要了解伴随基督教进入中国曾带给中国人的耻辱感。“中国政府宗教迫害”的说法是不对的,有局部冲突但不叫迫害;重建信仰对中国很迫切;信仰要包容。

20106月,获Maxwell “冲突解决高级研究”证书。

20106月,参加Maxwell“二十一世纪中国”项目,华盛顿。

20107月,回国。参与组建浙江大学文化与管理培训中心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工作室,任主任。至十二月底进行针对浙江省内民间公益组织负责人的领导力和协调技术培训六次。

20109月,玉树,灾后NGO情况调查。

20109月,参加光华基金会与德鲁克管理学院“非盈利组织领导力”培训,北京。

201012月,参与筹办2010品质公益·杭州峰会,做嘉宾发言并主持环保分论坛。发言题目:贵州石门坎雪灾赈灾案例分享与反思。内容:2008“走近石门坎”参与贵州凝冻跨度八个月赈灾各阶段的经验总结与问题反思。观点:民间力量要团结;定位要清晰;积极配合政府才能实现有效赈灾。

全世界范围内寻觅柏格理和石门坎相关线索。现已收齐全部柏格理著作英文资料,大部分为珍贵原著首印版。

参与推动华夏公益服务中心发展建设。

 

杨波

“走近石门坎”日常事务维护;

苹果园助养工作坊常规项目协调和网站维护;苹果园助养项目进入南方周末2010年“幸福中国”公益项目榜项目展示。

2009年发展了苹果园儿童助养项目,新增威宁小组石门坎助养项目。至201012月底与管毓红马贵荣共同完成新增加项目村组13个,完成贫困家庭儿童资料采集474名,已进行结对在助儿童295名,待助177名。http://pgy.gydpx.org

2009年参与发起成立了贵州草根组织学习网络,任协调人。目前该网络有贵州17家草根组织参与11个分主题进行定期交流学习。http://ngoh.org 

200912月,进行项目家访时发现了红艳姐妹的情况后(取暖引起的火灾造成三姐妹中一个妹妹烧死二姐妹重伤但无钱就医),进行报道并推动成立了“红艳姐妹援助工作小组”,成功进行了对红艳姐妹的积极救援过程。http://pgy.gydpx.org/hyg  贵州媒体报道此为一次完美的民间救助案例。

20093月, 参加由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合作在北京举办的首届“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

20096月,参加倍能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中心“网络辅导员”培训,北京。

201012月,参加2010品质公益·杭州峰会。

 

管毓红

现有的石门坎社区发展基金九个小额贷款项目点(新寨,苏科寨,高原,新营,荣和,卡房,祖基,胡家丫口,沙包包)的监督与维护;

协助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会完成福特村庄发展支持项目。向石门坎荣和村建设社区活动室支持一万五千元;向新河村沙包包组成立社区发展基金项目支持一万五千元,现项目进行一年,未发生滞还款。

协助乐施会进行石门坎年丰村铁匠塘三年综合发展项目的规划。该项目将于20113月开始实行。

协助发展贵州苹果园儿童助养威宁项目,领导威宁小组完成新增加项目村组13个,完成贫困家庭儿童资料采集474名,已进行结对在助儿童295名,待助177名。http://pgy.gydpx.org

协助执行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威宁民族中学高中生奖学金项目,帮助35个孩子获得人均1000/学期的奖学金。

协助心桥助学,帮助12个石门坎贫困儿童获得800-1000/学期的资助。

协助心平基金会向威宁四所乡村小学(牛棚新华小学,营山小学,中寨小学二期,石门坎营坪小学),和一所中学(威宁职业技术高级中学)捐赠图书共约六千本,共建图书室项目。

配合乐施会协调执行在威宁石门坎和牛棚的旱灾救援送大米项目。项目报告见:

http://shimenkan.org/corn/gyh/np

协助希望大地(春暖基金)牛棚送水抗旱项目;项目记录见:http://shimenkan.org/corn/gyh/cn

协助救世军的向牛棚赠水项目;

协助贵州意气风发红十字会执行冬衣救援项目,向石门坎、牛棚、么站红岩共累计捐赠冬衣约十六吨。

配合贵州意气风发红十字会在石门坎开设博爱二手衣商店,由石门坎九个社区管委会联合管理,经营收益用于支持石门坎九个管委会的活动费用开支。

20104月,参加心平基金在武汉组织的第一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研讨会。

20108月,参加在贵州贵阳举行的助养项目会议。

201012月,参加2010品质公益.杭州峰会。

201012月,参与促成贵州省农村开发扶贫促进会威宁服务中心的成立并将参与此中心的建设,与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更好地开展石门坎的社区项目。

 

马贵荣

石门坎社区村民志愿者的动员协调与管理。

所有外界项目在石门坎落地的落实支持执行配合;

 

陶绍虎老师

主持筹备成立“石门坎苗文教育普及促进会”。

20101210日,大花苗语文现状及发展研讨会暨石门坎苗文教育普及促进会成立在云南昭通举行,会议初步制定了石门坎苗文的五年规划。

20109月,筹备组织并出席石门坎私立光华小学建校一百零五周年民间纪念会;朱焕章校长悼念活动。

20096月,受昆明嵩明县小街约灵山教会大麦地教堂邀请举办苗文培训班,为期七天。学员来自沾益、寻甸、宜良、嵩明四县。学习期间学员生活费用由教会同胞负担,这是半个世纪来第一次完全依靠大花苗同胞自己的力量举办起来的石门坎苗文培训。

20098月,受朱明富老师邀请在威宁县大街举办苗文培训班,为期七天,教室是朱老师自己住房的一间大客厅。白天教放了暑假的孩子,晚上教村里的成年同胞。

20106月,受杨永聪老师邀请,在威宁县兴隆厂举办苗文培训班,为期五天。这次培训尝试以走读方式教学。白天,借用学校一间教室给家住远处学员上课,晚上在村教会集会室给近处同胞讲解至深夜零时。

20107月,由王海老师安排在永善莲峰大沙坝六井三一圣堂举办苗文培训班,为期七天。学员来自凉山、昭通、永善三地基督教会。驻地同胞主动捐献洋芋柴禾白菜豆荚并尽义工忙碌师生生活食宿。

20109月,到托德林、马理荣老师等在永善县马楠乡马楠村举办的苗文培训班,为期八天。学员来自凉山、大关、昭通、永善四县区。各处教堂轮流派出同胞为学员做饭,柴禾也由他们用马驮来。

201012月,在大街举办第二期苗文培训班,重点为有苗文阅读能力者讲授苗字的正确拼写,为期三天。

 

杨世武老师

2009-2010年,创作完成苗文《颂主圣歌》音乐伴奏光盘。

2010年,完成《石门坎苗文初步教学》光盘(授课人:陶绍虎老师),为石门坎苗文保护留下宝贵影音教学记录。

20106月完成申请、校对、出版《苗族救星》一书。

配合陶绍虎老师筹备“光华学校105周年校庆”。出席校庆并拍摄和制作“105周年校庆”光盘。

完成石门人物采访拍摄和光盘制作,拍摄张睿、陶绍虎、杨体耀、马玉华,采访朱爱光、李德瑄、张超伦、张坦等老师。

参与筹办2011年“天桥小学建校105周年校庆”。

参与并记录“苗族滇东北次方言文字现状与发展研讨会”及苗文促进会的成立实况。

 

 

还有许多许多“石门坎”伙伴们默默无闻然踏踏实实的努力我们没能一一记录。

 

 

我们清楚:

我们只是一群因为“石门坎”走到一起来的平凡志愿者。

我们相信,个体的力量很渺小,但渺小个体的抱团可以创造有建设性改变的行动。

我们相信,行动带来希望,行动改变生存。

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可以让贫穷落后弱势者的明天比今天更好一点点。

我们相信,我们的行动永远可以从石门坎历史找到有意义的智慧和激励。

透过石门坎历史的起起落落,

我们看到伟大精神的力量,三代人以这精神创造下积极改变的奇迹。

石门坎精神是什么,我们一直在思索。

我们今天理解的石门坎精神-----凭信心,守本份,尽努力。

我们愿意,坚守对和谐公正平安中国的信心,以社会进步发展促进者卑微志愿者应尽的本份,为祖国更美好未来尽我们的努力,即使很微弱!


走近石门坎——荞麦公社——记录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