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石门坎——石门坎 图集

走近石门坎

老狼在路上

第一次知道石门坎这个地方,使2004年第十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这个地方,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在文化版图上,石门坎曾是茅塞未开的村落,但它近百年的历史却令人叹为观止.这个从物质角度观察近乎"炼狱"的地方,却成为苗疆的"另类"地盘.伴随基督教而嵌入的西式教育制度,使成千上万地处边缘落后的苗民接受现代知识,并跌迁为文化先锋:创制苗文,创办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建威宁县第一所中学,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位博士,在中国首倡和实践双语教学,开中国男女同校先河,建造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游泳池和足球场,创建乌蒙山区第一个西医医院,创办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建立中国第一所苗民医院......石门坎因而被人比喻为苗疆的文化圣地."

因了这段文字,我一直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去看看这个地方,但去了贵州云南几次了,都没有能实现愿望,实在是太偏远。这次因开车送鞋子到贵州山区,终于有了机会.而且这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本来我们的鞋子是发了货运到水城,然后去取货的,但计划没有变化快,6号在赫章财神镇,7号去了可乐,路况太差,到可乐时已是下午,听当地一个修摩托的小伙子说到他们那边的情况,就跟着他去了山里,在那种地方,没有本地人带路,我们是没法真正走进村寨的,他们家是彝族,进山时天气就不是很好,到了山里后路很难走,有很长一段路就是在玩越野,从山沟里的水中穿行。后边的路还在修,沙石堵在路中间,只好自己动手把它推开才能继续前进了。

进山之路:

玩越野呢:









天快黑时,终于到了目的地,天开始下起了小雨,如果车停小伙子家,那夜里下雨我们就出不去了,匆匆忙忙的发了一些鞋子后,趁着雨点不大,赶紧的往回来的路上走,主要是出了进他们村的那一条一公里左右的路就行了。天黑不敢走山路,就地扎营。
一早看到小孩子穿着我们昨天送去的新鞋子上学:

8号起来后往可乐走,本想看看可乐古墓群遗址,但除了几块文物保护牌子外,啥也没找到,不过可乐在大兴土木据说要建一个夜郎古国。希望能依靠旅游带动一下当地的经济发展吧,财神镇没财神,可乐乡不可乐。

出了可乐乡往云南方向走,路况很差,但在修了,估计下次有人再去就好走了,按地图我们的目标是进入云南的地盘后再往昭通市,然后再返回贵州的威宁方向进入石门坎。

在贵州快到云南的地方,我的车上坡打滑,车尾摆动了一下碰到了停在路中间的一辆小面的,结果被车主敲诈,一帮无所事事的家伙,开口就是三千元,报警后警察说最好私了,他们过来最少也得4个小时,天快黑了,留在此地过夜风险太大,最后以1200元解决问题。继续上路后大概走了三个小时的烂路,终于进入云南的树林乡,车停乡政府过夜。

9号晚上到了昭通,感觉很久没有进城了,一下不适应了城市的生活节奏,我的车昨天在山路上被扎暴了一个轮胎,人也很疲劳了,嘻嘻也帮我们从水城叫了一辆货车把鞋子运送过来。感谢嘻嘻帮我们分担鞋子从水城运到昭通的运费,700元,每人分担140元。
10号在昭通市修整,换轮胎。

11号一早起来,把鞋子装上车,终于向石门坎出发了。

出了昭通往威宁走,大概30公里的省道,在一个叫中水的镇左转,进入正在修筑的县道。尘土飞扬,但此时天气还很好,走了大概几公里,进更大的山了,刚刚好好的天气开始有了变化,雾茫茫的天空不见了太阳,其实不是天气在变化,是地形原因,进了山里后就没有太阳了。前面的路更难走了,正在修的路,有些地方还没有平整,只好停车等压路机压平实才能通过。下午时分,终于到了有名的石门坎乡,正好是赶集日,人很多,找到石门坎教堂,正好教会的谢正书组长和其它几位教会负责人在开会,讨论周日的感恩节活动。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并把深圳一个朋友委托我带去的1000元交给了谢组长,其中一个教友跟我们介绍了他们那边的情况,很困难的地方,我本想亲自进去看看,但还是放弃了,只因那山路太险了,他们常走的当地人要走3个多小时,中间要过二座很险要的山,且路就在崖边。沟通之后给了他一些鞋子让他帮忙背回到山里发给有需要的家庭。

谢组长和专职管理教堂事务的教友:

传教士柏格理和高志华的墓地:

天下着大雾和小雨,很冷,又担心会下雪,嘻嘻后天要回去深圳上班,动力和小A因其它原因也需要先行离开了,但我们的鞋子还没有送完,同时我更想深入一些并了解多一点情况,他们三人找了一辆货车返回昭通。感谢他们每人补贴我返回的车费400元。
送走他们后我们在一个当地人的带领下继续往山里开进,车上空间大,所以一路带了几个本地人同行,其中一个大爷有60-70了,身体很好,他说他每天都喜欢走路去乡里,来回要走4个小时吧,他一会下了我的车后还得再走一个小时山路才能到家,但他就是喜欢走,哈。。。这也算是健身之道了。

同行的人中正好有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苏科寨的人,而且是苏科寨教堂的主管之一,他直接将我们带到了苏科寨教堂的组长吴宗全家,他也是国家地理上介绍过的组长之一。

吴宗全组长在统计困难家庭以便发放鞋子:

晚上就在吴组长家吃饭了,前几天刚刚杀了一头猪,他们做菜的方法很简单,把肉切小片后,在油锅里放半锅油,里边有花椒等调料,油烧热后放肉进去,过一会捞出来就可以吃了,不知道是做法简单还是猪肉本身不同,总之那肉很好吃。主食是玉米粉饭,就是把玉米磨成粉,然后用电饭锅煮,只是玉米粉煮熟后没有沾性,也很干,所以在吃饭的时候闹了笑话,他们在去挟菜时,会先用筷子敲一下饭碗,再敲一下桌子边,然后再去挟菜,这和我们从小教育的吃饭不能敲碗的规矩相反了。一问才知,他们吃的玉米饭很干,容易沾在筷子上,如果不敲打一下筷子去挟菜会有玉米粉掉菜里,很不卫生,所以从小就得教育小孩吃饭时要敲打筷子后才去挟菜。所以你在那边吃饭时会听到很有节奏的啪啪声。

边吃饭边聊天,吴组长说我们的运气不错,到苏科寨的路刚刚修通二天,早点来车子是没法开进来的,这条路继续往前就是云南了,如果能修通到云南的省道那就方便多了,可惜前面的山太大了,也就一二公里的路据说300万都不够。第二天我们开车去看了,确实可以从这边看到云南的省道,那正是我们前二天走过的路,就因为有条路,那边的生活条件比这边好多了。吴组长说,现在路修了,他们也在计划能不能种点能卖钱的东西,光种玉米是没用的,那东西不值钱。

对面就是云南的省道:

吃完晚饭,吴组长告诉我们,因我们的到来,教堂今天晚上会集中唱诗,并现场把鞋子发给困难的人家。本不想太招摇,但既然大家已到了教堂,我们也赶紧的把鞋子装进背娄背到教堂。

教堂建在村子高一点的地方,路上都是烂泥巴,很难走,但好在不远,到了教堂才发现,已座了很多的教徒,她们在乐师和指挥的带领下练唱呢。进去后吴组长介绍了一下情况,其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们能施予别人比得到别人的帮助更开心。介绍完情况后,吴组长在一边统计困难家庭名单,其它人继续唱赞美诗,很多时候她们是用苗文在唱。看着她们充满激情的面貌和美妙动听的歌声,我被宗教的力量所震撼。那是我听到的最纯洁最真实的歌声。特别是几个小朋友,也许并没有人专门教过她们,但她们也是很认真的座在前面一排,很投入的跟着大人唱,我用DV拍摄了几首,回来后要做成光盘寄给他们。

充满激情的乐师,在贵阳神学院学习回来:

同样充满激情的指挥:





村民教友:







名单出来后,把鞋子当场发放,中间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自己困难的,这和其它一些地方不同,我们在发放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会上来要鞋子,并把自己说得多么困难。晚上还有一个小妹妹送了一条当地人做的裙子给小歪。


晚上扎营的地方:

早上起来后,我们计划去苏科寨小学看看,正好有个中年人扛着犁头过来,吴组长告诉我们,这是苏科寨小学的代课老师,代了20年了,困年龄或其它原因不能转公办老师了,公办老师月工资2-3000,而代课老师只有几百。其中还有200多元是社科院的一个老师个人赞助的。所以他周末和早晚要下地干活多赚点钱养活家人。

老吴把我们带到学校,学校有二幢房子,一个平房是政府建的,另一个二晨教学楼是香港一个教友捐建的。校长5-60岁了,老师周末回家,他在学校值班,跟校长说明了来意,他很热心很负责的开始写困难家庭的名单,从他的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工作情况,可以把每个孩子的姓名,家庭情况,孩子穿多大的鞋子都写得很清楚。后来和校长聊了一会,这个学校是中心校的教学点,有123年级。条件艰苦所以没有老师愿意过来,加上当地的小孩上学前不会汉语只会苗语,所以外边来的老师没法跟孩子沟通。他们计划再建一个房子,增加456年级并筹办学前班。他本已退休,但现在这些事没人接手所以还得他负责,等建好后他就能退休了。
左边是个人捐建的教学楼:

校长敲钟欢迎我们:

回到车上按吴校长的名单把鞋子整理好,村民帮着背去了学校,又按吴组长的名单整理了几十双,他用背娄帮我们送到山里的其它小组分发。

正在收拾,又来了一个小妹,她昨晚也发到了一双鞋子,所以特地过来感谢并要送条她自己做的裙子给小歪,正好她家不远,就一起去她家看看,很痛心,她和她弟弟都有残疾,弟弟眼睛差不多就是失明,看不清路不能出门,她自己的眼睛也不行。还好有父母一起,所以生活还能过得下去。弟弟倒是想得开,房间里还有一架电子琴,闲时还会弹弹,不知道是不是别人送的。他们的心态都很平和,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压抑,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的努力着。

幸福的一家人:

回到车边,有二个小男孩在,旁边的村民告诉我们,孩子的母亲可能是忍受不了贫穷或者是其它原因吧,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失踪了,父亲受打击后神经不正常,这二孩子就靠姑姑们和其它邻居照顾了。给了二孩子衣服和鞋子,他们很懂事的回去洗干净脸,再穿好新衣服。鞋子好像还舍不得穿。

换衣前:

换衣后:

车边还有其它孩子,其中一个女孩的手和脸被火烧残了,也在上学,且成绩还不错。看了很难受,我们记下了她的姓名地址,希望回来后有朋友能帮帮她。



开心的孩子们:

天空下着小雨,村子里的路很烂,但不下雨他们吃水又有问题,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下雨时他们可以利用屋顶的水池接水然后食用,这边属于喀斯特地貌,地面下都是洞,所以没法储水,政府鼓励村民建储水池,村民出力政府出物资,所以我们来的时候吴组长的儿子正在田里挖坑做储水池呢。下雨后我出去的路不好走,怕滑,老吴又用炭灰把路面铺了一下,并看着我的车上了大路才回去。我们离开了苏科寨。

老吴家的新储水池开工了:

帮我们送鞋子进山的吴组长:

昨俩合个影:

回石门坎乡的途中,看到路边山里有一座学校,把车停好后正好过来一个小朋友,她很懂事的带我们去学校,并找到一个老师家,老师把我们带到学校,值班的是教导主任,这个叫的学校主教学楼也是外地教友捐建的,跟主任说明了来意,他用摩托车去我们车上把鞋子拉过来,到时再按困难情况发给学生。

带路的小女孩:

学校纪念碑:

到了乡中学时,天上的雾更大了。这个学校就建在100年前的学校旧址,新的教学大楼刚刚建好,正在观望时来了一个人,自我介绍得知正是校长,跟他说了一下情况,也许是校长以前有个什么经历,他一再问我们有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我们一再申明没有要求,不代表任何组织,没有任何目的后,他才愿意接受,但要求写个字条放在鞋子上,说明是送给困难学生的,并强调也许会发给老师,因为他们很多老师本身就是困难家庭,我们表示了理解并同意。因鞋子没有整理好,下午没有拉进来,答应第二天整理后送过来。

石房子:

天还没黑,我们沿着100年前的学校遗址前行,原来的白房子刚刚修好,跟新的一样,原来的院墙还在,甚至原来的厕所也还在,只是破了一点。传教士柏格理(1864-1915)以及高志华的墓就在学校后边的山上,100年前的游泳池被破败的围墙圈着。100年前的足球场和球场边的老树如果有灵也会痛心的,因为记载和介绍它们的石碑被无情的扔在一边。要知道在100年前的今天,也许这里正在开着西南地区甚至是中国最早的农民运动会呢。我想把它竖起来,可惜力量有限没能成功。

百年前的长房子:

百年前的厕所和围墙:


百年前西南山区的第一个游泳池:



百年老树:

百年前的足球场:纪念碑刚刚竖起不久就倒下了:



苗民信教史

从山里出来,顺带选点旧衣服:

一条裤子3元


一包衣服也就是100元左右:

周日上午请一个副乡长帮我们把鞋子拉到了中学,交给值班的老师后来到了石门坎教堂,今天是做礼拜的日子,也是这个教堂的感恩节活动,一早就陆陆续续有人过来,很多人是走二三个小时的山路赶过来的,教堂门对边有一间店铺,堆了很多旧衣服,有二个人在卖,前天有个了解,但后来才搞了半清楚,只知道是贵阳红十字会在城市收集的旧衣服发到山区,交给石门坎网络社区,这个网络社区不是互联网,是山区教友有组织有章程的民间组织,衣服的价格很便宜,大部分2元到10元,收入归网络社区所有,石门坎的网络社区有7个社区,这笔钱存放社区,然后借给特别困难且有急用的村民,类似信用社吧,具体的我问了卖衣服的妹妹,但她只帮卖,她也没说清楚。

中午时分教堂的活动开始了,大部分教友是带着孩子的妇女,穿着很漂亮的苗族服装,特别是她们的头发梳理得很特别。说是妇女其实也就十几二十多吧,这边的女孩结婚比较早,我觉得她们自己还像孩子呢,有一个女孩带着的儿子脸被火烧坏了,估计也是大人没时间照顾或不会照顾引起的吧。他们来的时候会带点东西给教堂,大部分是玉米。这个教堂是谢正书组长恢复起来的,就在传教士柏格理墓地的山下。很快教堂的座位全部座满了,很多人就这样背着孩子站着跟着领班的念诵圣经。

秋收感恩节,背一点玉米捐到教堂:

妈妈在做礼拜,孩子东张西望充满好奇:

歪歪跟谢组长合影,感谢赠送了苗文圣经给我们:

因我们今天计划要出去往云南走,不能等他们做完礼拜,在谢组长的安排下,家庭困难的部分人出来领鞋,发放中没有安排到的教友没一个出来,反到是附近的人过来要鞋。这又让我们感觉到宗教信仰的力量。


走近石门坎——石门坎 图集——走近石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