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苗族教会史料

 

苗族教会“百年感恩”纪念 1904—2004

 

绍辉主编  基督教苗族教会大平台蒙恩堂  蒙恩侍奉事工小组  编辑

 

第一章

第一节  (遗落)

第二节        (遗落)

 

第二节     近现代苗族的迁徙

 

    元明和清初,进入贵州的苗族,续又向云南各地迁徙。在康熙年间由贵州进入云南楚雄的武定、禄丰;昆明的富民、禄劝、寻甸、大姚县等地。明初,苗族约有二千多人户进入邱北县、文山州、麻栗坡等县。清朝统治者的改土归流和对苗民起义的残酷镇压,导致苗族人口的继续流动和迁徙。其中主要是贵州境内的部分苗族进入云南,并经昭通、东川、曲靖、文山等地区向红河、思茅、大姚、普洱、楚雄等地,以至东南亚清国迁徙。楚雄州的苗族有相当一部分是改土归流时,被迫从贵州国辗转迁徙而来的。苗族迁至屏边、金平等地的时间,大多是在五至六代以前,即一百五十年前左右的清中叶。

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为“开辟”“苗疆”而兵祸连年,于是苗民起事。第二年,张广泗调集重兵“围剿”,苗民被俘“以万余计”,“临陈斩首”一万五千六百七十余人。在清兵疯狂镇压下,起义失败,起义者的鲜血染红了“苗疆”大地。

公元1795-1797年,由于改地归流数十年,苗族地区矛盾激化,在湘黔川边以原腊尔山为中心,发起了乾嘉起义,历时十年。于1805年起义失败。

咸丰五年至同治十年(1855-1872年)以贵州省“新疆六厅”为中心,爆发了苗族续前两次起义的第三次苗民起义,史称“咸同苗民起义”,是反压迫剥削的大起义,参起义者达百万以上。由于清朝政府的残酷镇压,贵州苗族地区,特别是黔东南苗族聚居区,田园荒芜庐舍为墟,人口大量散亡,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在这三次起义失败后,苗族人民有的被流放,有的被迫迁徙。一部分兴义转入云南文山地区,一部分经黔中南迁入安顺地区及毕节、大亏、黔西一带。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初年,吴三桂从川南征调三千苗兵讨水西,后来一部分就定居于大定府居的新龙、八普寨等地,一部分定居于修水、清镇平坝、织金一带。海南的苗族也是在此时被征调去的苗兵后裔。

在清统治时期,苗族远迁至东南亚国家。此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明未清初),贵州有80户苗族因反改土归流失败而迁入越南河江省同之县。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贵州苗民起义失败后,贵州、云南、广西的苗族合两路迁入越南的同文县,老街省北河县和泰苗自治县。十九世纪中叶,在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有一万多人迁入越南、老挝等地区国家。而此时的苗族前前后后迁徙入东南亚的三达数十万人,遍及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地区国家。

清朝政府后期由于腐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使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苗族人民也与同其他民族进行着反帝运动和斗争。使“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与外矛盾。苗族先民也就此停止了她几千年来的大迁徙。但她由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也有着小而散的迁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人民当家作主,解放了全国人民。此时,苗族的居住区域,经济区域得以稳定下来。形成了自己苗族的区域;基本上终止了苗族的迁徙。

当新中国建立后二十多年中,在东南亚的苗族同胞却又再一次受到着战争的逼迫,进行着大规模的迁徙,使苗族同胞遍及了全球,苗族从此由一个地区性民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民族,东南亚苗族由于1975-1984年的印支局形势变化,他们一部分成为难民,而流动于东南亚各国,另一部分被移民到其他欧美国家。其中美国当时接纳了约十万的苗族移民,英法国约有一万多苗族移民,其他国家也移民了近万人之多。现在国外的苗族已超百万。而实际,部分国外苗族在国外不仅是二十世纪才迁徙而去的,他们的历史比记载中更远,时间更长。有待于全球苗学家进一步研究探索。

苗族就是在这么一个历史悲壮处境中,于二十世纪初被基督教所“拯救”进入了近百年的发展和复兴。特别在滇贵一带的苗族,复兴达到了高峰。要谈到苗族的发展,自然离不开谈基督教在苗族地区的发展和复兴。基督教在二十世纪初作为苗族的救星出现,实有其独到之处和生命力量所在。

 

 

 

第二章   滇东北苗族教会史略

 

第一节  滇东北苗族地区基督教传教史总概

 

基督教是一个国际性的宗教,她带给人类的是爱和平安。但由于被某些人所利用,在某个区域、某个时候,她失去了她的光泽。基督教《圣经.罗马书》说到:“万事都互相效力。”我们纵观中国,特别少数民族教会历史,可以看到这句话的真实效应性。

在中国,不管什么人报有什么目的,总之已经把基督教已传入,并做了巨大而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因人为的目的,基督教的传入也带来了一些污秽,辱没了她的使命,沾污了她的光泽。

中国的基督教传入史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早在唐朝约635年时,以景教之名传入,但由于当时封建王朝的抵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就烟灭灰飞,只留下一块“大秦景教碑”。二,“也里可温”的传入。元朝的建立,震惊欧亚;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也里可温”在此时也进入中国,并有一段的发展史。俟元朝政权崩溃,基督教“也里可温”也就随之灭亡。三,1581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基督教之天主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宣教了二百年左右,也随着封建王朝的变化而灭亡。四,近代中国宣教史的一次兴起,在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封建王朝的腐败,基督教彻底扎根于中国。1807年马礼逊来华,成为基督教(新教)的第一传教士。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基督教遍及中国,奠定了在中国的基础。

 

一、滇东苗族教会概况

 

十九世纪初,随基督教在中国沿海内地扎根后,逐渐向西南方面发展。而云南当时是一个未开垦地,是基督教的一个盲区。当时世界基督联合会、著名基督教学生运动活动家穆德把云南列为重点开荒区。十九世纪,终于有人肯为开拓者,他们竭力的克服重重困难探险而至云南。在云南西部、缅甸的八莫和景栋等地聚集了一批批开荒者。1879年英国内地会传教士麦嘉底会同传教士康慕伦进入云南,成为两位首开云南者。

四川、贵州苗地区,早在1798年就有天主教传入并建立了教堂。而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后,传教士自由的遍及全中国传教。但由于基督教被帝国主义所利用,教会发展仍处于缓慢阶段。由于基督教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传教士,活动十分猖獗,到处横行不法,为非作歹,从而激起我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也严重破坏和伤害了基督教的形象和感情。在苗族地区,就曾发生“广西西隆教案”、“青岩教案”、“开州教案”、“彭州教案”和“西阳教案”。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人民起义被镇压、平息。基督教在这一条件下,遍及全国建立了多处教堂。苗族地区也有部分已有基督教之天主教的足迹。

继天主教以后,英国基督教中华内地会也伸入到了贵州。1876年内地会英国牧师祝名扬从汉口来到贵阳。1877年建立教堂。1884年内地会又派牧师白礼德到安顺传教。1888年,复加派传教士党居仁来安顺,专向苗、彝等族区传教。1896年该会以炉山县为据点,历时月余,吸收苗民入教。随即又派英国牧师明鉴光偕同苗族布道员潘寿山、潘世英二人到旁海正式建立教堂。

英国“圣道公会”(循道公会)于1887年又派英籍传教士柏格理与台慕康等人由四川进入云南昭通。1888年在昭通正式建立教会,以昭通为中心,在云贵川三省边区苗、彝民族中发展教徒,成立教会。19047月,柏格理牧师由昭通到威宁苗区传教。1900年英国牧师卫斯理在会泽县传教,1904年开始入宣威传教。

苗族信奉基督教始于1903年,当时由威宁迁往朗岱县蓝龙桥的苗族张姓兄弟、张雅各、张约翰、潘隆碧(信教后起的名)四人,出外打猎到安顺后见到党居仁牧师,被留住七日并授予牧义诗歌。苗族受教是于1904年为标致,通称“龙年得道”。

当时在安顺建立教会的党居仁,他专向少数民族小区传教。有一天他在水西看见几个服装奇异的民族,他上前打听得知是打猎的苗民,他便向这几个苗民传教。并因后来这几个苗民猎物被抢打到党居仁,党居仁为这几个苗民拿回了猎物;得到苗民的欢迎,逐到安顺听道,并请党居仁为苗民伸张正义;也故此有称“安顺出了个苗王”,因他们到安顺路途遥远,所以党居仁写了封信介绍他们到昭通找当时在传教的柏格理。1904年7月12日柏格理在昭通为他们作了礼拜,正式接纳他们入教。1904年时年为农历龙年,就称苗族是“龙年得道”。

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在昭通建立区域传教中心,逐渐向周边地区发展教会。由于当时基督尚且属于西洋文化,故此难以与中国文化相融,传教士的传教工作,在“十五年之后,仅仅三十名教友”。柏格理牧师为寻找到一个扩展点,他考察了贵州威宁石门坎,觉得此地人心地理环境都可开展传教事业。这里是边远山区,文化落后,人心纯朴;在此建立教会并学校,困难不为大。于是1905年柏格理牧师在石门坎建立教会和学校,一面布道,一面教导文化知识,一面行医。柏格理牧师还设立医疗机构,治疗苗民疾病。一时之间,柏格理被传遍苗族地区,被称之为“苗族救星”。而柏格理本人实之为牧师,一生都献给了苗族,并为了救人而最后以一个牧师和一个医生的职份离开世界。

二、滇北苗族教会概况

 

柏格理牧师在石门坎设立教学、学校、医院,已传遍苗族地区,并深受苗民的信任和爱戴。在云南滇北的苗族得知石门坎和柏格理的事,便纷纷派人去石门坎“请教”。武定洒普山的苗民因得麻风病而到石门坎去求医,武定的苗民便派马受福为代表亲自去会见柏格理牧师。他们千里跋涉,徒步到石门坎“求教”,他们带去了云南滇北苗民的渴望和苗族地区的情况。

1905年,柏格理牧师与同停留在石门坎的澳大利亚籍内地会传教士郭秀峰和几位苗族汉族传道员由石门坎过昭通向云南滇北苗族地区进发,为能在云南滇北建立传教据地,进行实地的考察。他们一行多人经过会泽、东川、昆明,又经由昆明经过富民、禄劝,再到武定洒普山。他们为确切的了解苗族的情况,他们经过和到达了今武定县境内的大龙潭、七棵树、万德、环州、高桥、猫街、迤纳厂、金光山;今禄丰的大箐、今富民的麻地(麦地冲)、箐箕凹,今嵩明的牧羊(凸懂箐),返回到昭通。此次入滇区域广,但并未建立真正的教会;然而带去了福音,使滇北苗族地区有了一线的希望,为以后传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为了能在滇北苗族地区建立教会,柏格理牧师等人总结了第一次的考察,决定于第二年再入滇。1906年也是一个具有标致性的一年,这一年滇北苗族真正听到福音,基督教正式进入滇北苗族地区。这也是柏格理牧师“传遍苗族”构思的一部分,也正是主耶稣基督给使徒们使命的一部分。柏格理,郭秀峰等人沿第一次入滇路线到达武定,并与当地政府交涉,在洒普山建立教会,并兴办学校。同年柏格理牧师留下郭秀峰主持洒普山教会事务,并委派王胜模、王西拉、张远道、朱约翰、吴节等人从石门坎到洒普山协助郭秀峰工作。当时郭秀峰在洒普山任监督、郭明道(汉族)任第一任洒普山学校校长,杨荣耀(苗族)任教员。以后的数十年中有安有林,斯明琴等外教士到达洒普山,苗族中也有数十人在洒普山执教过,其中被誉为二十世纪全球十位殉道者之一的王志明(苗族)牧师及其弟王德明、朱明正等人都执教过数年。而到此地学习的苗族子弟也达数百人,给滇北苗族带来了相当的“文化复兴”和“教会复兴”。使一个愚昧原始的民族,一时间摇身一变就成了具有中外文化相结合的素质的文明民族。正如《窄门前的石门坎》一书中所写:“二千年有余,但本世纪前,这里居民之一的苗族的实际情况是:与汉民族语不同声,书不同文,习不同俗,心不同态。”

“不过十年,石门坎已是叱石成羊、四起栋字……..又起十年,斯状推及整个乌蒙山苗族聚居地。”

二十年与二千年之比较是一个瞠目结舌的数字,是不可思议之事。

这种情况不仅是滇东及贵州地区,而武定、禄劝、禄丰、富民等地也是如此。基督教使“在黑暗中的人看见了大光”,改变了一个民族的面貌和形象。从而使苗族地方出现了大学生、博士,并通于外语,在文学、医学等方面都例于首。

云南武定洒普山,贵州威宁石门坎,从一个落后的苗家寨,尤如“一夜春风梨花开”而成为贵滇苗族的文化、宗教圣地。而柏格理、郭秀峰、安有林、高志华等人一时被传于各个苗族地区。两地形成了一个东西贯穿的“传通苗族”阵线,架起了苗族两地宗教、文化交流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的桥梁。

郭秀峰在武定洒普山建立教会学校后,以洒普山为中心向四方扩展。在柏格理、郭秀峰第一次入滇经过的地方都纷纷发展成为教会。在后来的数十年中郭秀峰和一些苗族传道员基本跑遍了滇北苗族地区,建立教会和学校。

郭秀峰在洒普山“独立门户”后,1912年隶属于昭通石门坎教会的武定环州、慕连、古井坡、禄丰大箐、禄劝南岔、旋窝塘、嵩明牧羊、富民柿花箐、寻甸大水井都移交到洒普山苗族内地会总堂。此时,洒普山教会下管七个分堂,二十七个支堂。其二个分堂是:石腊它、拖立、古东坡、大箐、牧羊、旋窝塘等。其中武定四个分堂十个支堂,嵩明一个分堂一个支堂,禄劝一个分堂五个支堂,禄丰县二个支堂,罗次县(今康禄丰县)一个分堂一个支堂,马龙县二个支堂,寻甸县两个支堂,盐兴县(今姚安县)二个支堂,富民县一个支堂。

由于洒普山在滇北苗族地区的影响,各个民族都纷纷前来求“教”。在洒普山教会建立十多年中,各民族信基督教的日益增长,并建立教会。1923年郭秀峰以中华内地会滇北传教区监督身份,在武定洒普山主持成立“基督教内地合滇北六族联合会”,即:武定洒普山苗族总堂、滔谷傈僳族总堂、阿谷米干彝族总堂、老把泰族总堂、禄劝县撒老乌黑彝族总堂、寻甸县新哨白彝族总堂。

武定洒普山苗族总堂在以后数十年中,活动较为广阔,建立了数百间教堂,也由此引来了数位外国传教士,其中有安有林,斯明琴等。1944年,王志明被推为洒普山苗族总堂会长。从此洒普山转入苗族自己管理,1944年由王志明主持召开了滇北六族基督教总堂年会。洒普山苗族总堂很注重圣经的培训,每年要到各堂点举办培训班,扩展信众建立教会。

在滇北苗族地区活动的还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1928年安息日会深入滇北地区的苗族教会及村寨活动。在安息日会传入苗族地区时,韩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韩杰早年信教并就读威宁长海子小学,十六岁毕业于石门坎光华高级小学。同年分配到云南寻甸彝区六音堂教书。1915年调回石门坎。婚后在彝良青村林任教。1919年再调到寻甸新哨教书。1921年应大水井苗族邀请创办学校。1929年应本姓和地方父老邀请,回富民袁家村(现今大龙潭)办教。

为了印刷苗文诗歌,他到昆明求助于自立会谢牧师,但未能得到解决。他又到圆通西巷基督教安息日会请求得助,并从此成为安息日会在苗族地区的创办人之一。

1930年,韩杰在富民县干龙潭设立教会,1930年龙永恩又在武定大平地、松包林设立教会。1934年美传教士米乐尔·胡克昌与苗族教师龙昌德在禄劝大松园建立教会。以后到罗次尖山、禄丰天心堂、大风丫口、昆明县冷水沟(含西山区砚台)、寻甸西波田等十处。1936年,毕业于上述教会学校并分配到各地教书的有张宗杰、韩德先、张德英、袁开道、潘福成等14人。

中华基督会滇北自立会在苗族地区也有他们的足迹。富民县柿花箐的王有道、王鸿道等五位苗族知识分子指出“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团结民众、为造就苗族有高度文化知识的人才”的主张,在此地建立自立会。以后发展分布于禄劝东南部,并在禄劝九龙小麦冲苗族村建立分堂。1925年在寻甸大水井成立自立会,信徒发展到四境的苗族村寨中。

在滇北苗族地区,除了基督教内地会、安息日会、自立会外,还有一部分为神召会及天主教,但会众数目甚少。总之,从基督教进入云南滇北苗族地区,致解放前夕,教会发展迅速,影响甚大;创建近百余个教堂,信徒近万人。近五十年的发展,基督教已成为滇北地区重要民间组织。

在基督教传入苗族地区后,基督教不仅肩负着宗教上的复兴,还肩负着文化的复兴。纵观中国大地,基督教到哪里,哪里就有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的复兴。基督教在中国创办的大学,至今为全国重点的大学。同样基督教带给苗族人民的是文化、民族的复兴。

苗族在长期的迁延中,失去了自己的文字,只能用“刻木记事”的方法来记载历史的事件。但自1904年,基督教传入苗族地区后,这是个历史的缺陷得到补充。基督教带给苗族文字、文化和文明。起码在创制苗文上是最大的贡献,虽然是为了更好地翻译圣经和阅读圣经,但后来就成了苗族文化复兴的标志,摆脱了苗族千百年来没有文字的历史。

 

 

三、教会文字工作

1906年,柏格理牧师等人,为了使苗族能读懂圣经,需要有一套文字作为圣经翻译。他与当地苗族知识分子杨雅各经过长期的研究运用,决定以苗族滇东北次方言为发音基点,利用苗族服饰花级图案变形体,参照拉丁字母作字体,以汉语拼音方式为苗文拼音方式,共同创制了苗族自己的文字。通称为“柏格理苗文”或“老苗文”。

苗文开始书写时,是以韵母写于声母左侧角顶、上角、中、下角及底部五个部位,标注八个音调。1919年又改为标顶角、上角、中、下角四个部位。而威宁石门坎的杨荣新、王明经等提出吐气符号倒用,并改写的韵母于声母左下角,以符号标调;后发展成“楚雄版苗文”。由于苗文在使用时,尚不够全面,吐气、清浊音难以辩准。1940年武定下长中苗族牧师王志明等改进“老苗文”,以浊音字母上附上一个小圈点,以趋完善。柏格理牧师等人研制的苗文,受苗族地区人民欢迎,推广极快而广。

1907年至1915年,柏格理牧师等人用苗文翻译了部分《新约全书》历经十年。191588日(疑误?应为916日)柏格理牧师与世长辞。1916年杨雅各等人到日本横滨付印,历时半年。首批印刷了885本苗文圣经,由他运送回国。1919年王树德、杨雅各续译未完部分。1930年后,王树德、杨荣新又重译《新约全书》,并由上海圣书公会出版,与同出版的还有杨荣新翻译的《圣主赞歌》,1938年在武汉又出版了《苗文新约全书》。1940年在武定洒普山任教的王志明用他改进的苗文,重整翻编了《颂主圣歌》。1942年,由安宁“云南三育研究社”韩杰等人组织了苗文圣经和赞美诗的编辑与翻译。并在“三育研究社”的印刷厂印刷苗文书籍,由12位苗族自己担负翻译、编辑、印刷、校对工作,印刷过32开本的苗文《圣道纲要》、《使徒行传》各1000册,《颂赞诗歌》2500册。以后多年中又增印多册。1949年由昆明内地会印刷厂印刷出版王志明牧师编写的《旧约摘录》苗文版1000册。这些都共同运用“柏格理苗文”和“改进苗文”,并对苗族教会都有很大影响。

滇北苗族地区不仅使用了石门坎的苗文教材,还自行编制了适应本地区苗族的教材。从而使滇北苗族的教会及学校同时发展,共同进入宗教的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一个新阶段:打开和扩展了苗族从前愚蒙的心和见识,为以后的苗族复兴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贵州威宁石门坎,云南武定洒普山,是滇贵州苗族人民心目中的宗教、文化圣地。而柏格理、郭秀峰等人也为苗族地区的名人,他们的事迹也为苗族人民脍炙人口的故事。他们曾是一方热土的文化文明倡导者。他们的脚踪踏遍滇东北苗族地区,到哪里就在哪里撒播福音种子。“报福音传喜息的,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清朝皇帝康熙有句名言:“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凭神子通。”苗族地区若无神福音,大能打开,那么苗族将落后于别人百年。福音大能以二十年的时间将苗族两千年来的悲状改变了。福音到哪里,哪里就复兴起神的选民。耶稣基督是苗族的真正救星,他在他自己的时候,差遣他的使者完成他的工作。

“诸天哪,应当欢呼!大地哪,应当快乐!众山哪,应当大声歌唱!因为耶和华之经安慰他的百姓,也要怜恤他困苦之民。”[西5013]

 

四、解放后滇北苗族教会概况

解放初,基督教在苗族地区虽受到影响,但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滇北苗族洒普山总会于1944年王志明担任总会长,管理牧养苗族教会。1951年王志明在昆受东亚牧师封立为牧师,苗族教会进入自治、自养、自传的阶段。1953年全中国进行土地改革,教会因此在全国教会组织的号召下,教会生活越来越进入冷淡。1958年全国大跃进运动,教会几乎停止活动。1962—1964年三年中教会因受到四清运动的大冲击,教会的灾难也较甚。所谓“四清运动”即“清阶级、清历史、清组织、清经济。”教会房产被占,教牧人员被抓被批斗。此时苗族总会牧师王志明,传道员张志清及志明明弟弟王圣明、龙庆美、龙秀清等百余人都在四清运动中受到冲击。1968—1978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全国人民都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十年中教会完全停止公开的教会活动,教会进入秘密而隐藏的地下活动。虽如此,教会并没有灭亡,反而更加兴旺,以至于1979年宗教政策落实,教会恢复活动时,教会成倍的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复兴境况。

教会在苗族地区建立传播福音虽只有百余年,但已经达到“只要有苗族地方就有教会。”正应验主自己所讲的一粒麦子的比喻。现今苗族信教者在滇北已占总滇北苗族的百分之八十,其余未信者,都曾听说过。基督教在滇北苗族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滇北的各地区,都已成立了教会组织,苗族教会也都纳于管理之中。现今苗族教会约有八十余座教堂,信徒已达二万余人,教会成上升发展趋势。但值得深思的是大教堂与小教堂信徒趋向于反比例,不得而知由于管理和牧养问题引起。

在教会开放二十余年来,教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教会在“自治、自养、自传”上已基本建立基础,逐渐向“治好、养好、传好”方向发展。滇北苗族教会在将来的路程中,定会在神的带领下作光作盐荣耀见证主耶稣基督直到主再来。

 

 

第二节 滇北苗族及教会史略

一、            滇北苗族的迁徙

在唐代咸通十四年[873],南诏出兵西川、黔西南一带,人民被杀掠,家业土地被夺;苗族先民在这战乱中流入云南文山一带。元代大德年间[1300],元军远征云南边境“八百媳妇国”,苗族先民也残遭元军的残酷镇压而流离失所。到明朝正德年[1506]滇东北地区已有苗族居住。唐宋年间,苗族先民在反压迫起义失败,逃难入贵州大方黔西(此诺)、威宁(骚诺),他们先居住在盐仓,后迁新隆厂,再向卡保河发展逐渐又向四方分迁。

清道光年二十八年(1849年),武定环州一彝族土司娶贵州威宁彝族土司女儿。随即从贵州威宁随迁40余户苗族,约120余人,途中约40人死去。这是苗族第一次进入滇北境内。1851年,贵州威宁苗族因环境迫,互约上迁云南,冲过层层阻拦,约有120余户,600余人,由贵州威宁“道资果”、“卯道敢罗”,迁入滇北。其途中有12户失踪不知下落。第三批进入滇北是于1855年,由贵州威宁的“黑石头村”及附近几个村,90余户360余人。他们分为两路,一路50户约200余人沿金沙江逐江而上,除10户继续而上,有的到达禄劝乌蒙雪山一带哽落角当地。后由于害病而死去三分之一,后逃到马龙、彝良、嵩明等县。另一路,40户160余人,迁入东川法者和乌蒙雪山一带。

迁入滇北的苗族多以狩猎和采野药为生,他们在昆明附近地区狩猎时,看到此地区乃温带地区,土地物产富饶,便从武定、禄劝等地辗转迁入。其中从武定环州、万德、东川乌蒙山、禄劝马鹿塘、寻甸大水井、富民杮花箐、彝良益线等地迁入,分散于禄劝西南部,寻甸西北部、富民、寻甸、嵩明、彝良一带。直到1898年苗族已分布滇北的武定、禄丰、禄劝、富民、西山区、嵩明、寻甸等地区。

解放后,滇北苗族已形成了一个基本固定的区域,由此文化、经济有较稳定发展。

滇北的苗族基督教是以武定洒普山苗族基督教总堂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建立了六个支堂。以后于1923年在洒普山成立了滇北六族联合会,从而使基督教广传于滇北各民族中。基督教对于滇北各民族、宗教、文化、经济都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二、滇北苗族基督教内地会总堂概况

苗族在滇北的基督教总堂是设在今武定洒普山苗族村寨,于1906年柏格理派郭秀峰、张尔昌等人建立的。基督教最初传入武定洒普山是于1903-1904年。洒普山龙亚希因收养一名家住武定近城老熊箐而染上麻风病四处流浪的书生张英,使得龙亚希的两个儿子也染上麻风病。于是龙亚希于19033月卖掉耕牛得银八两,经过二十八天的日夜兼程,到达安顺,找到当时在此传教的党居仁,党居仁又介绍给在昭通传教的柏格理。柏格理就此向龙亚希传教,并许诺要尽快到滇北,到武定去传福音、医病、赶鬼。19203月武定发窝阿庆争的马受福回威宁探亲,得知安顺外传教士事件,故回后大以宣扬。就此,武定洒普山便如一块干地久等雨水一样,为基督教在武定洒普山建立奠定了基础。

1905年柏格理在他传遍苗族的意旨下,第一次赴滇调研,先入昆明,再由昆骑马到武定洒普山,并在洒普山居住了两日,然后向长岭干、康照、发窝、慕连等地进发。柏格理等人又向西南方面的傈僳族地区调研,然后返高桥、猫街、大箐、麦地冲返回到寻甸回昭通。在此期间柏格理等人在禄丰大箐暂住了几天,得到那里的父老乡亲的接待。1906年,柏格理以种痘为由第二次入滇,正式与武定县官方接触,得以谈妥建学校与教堂之事。并于1906年6月15日派美藉传教士张尔昌到洒普山作前期准备工作,随后又派停留在石门坎的澳大利亚籍传教士郭秀峰前来洒普山主持建校建教堂工作。

郭秀峰(奥尔斯。尼科尔伯)早在未到洒普山前就从柏格理所著《苗人的故事》、《在中国难入的角落里》、《云南北部见闻》、《云南北部碉堡》、《未被调查的地方》等文章中认识到了滇北苗族地区。他停留在石门坎期间,对柏格理的传教开荒的心志所感动,郭秀峰对柏格理深感敬意。郭秀峰因此决意到武定洒普山开荒布道,建立教会,与柏格理共同实现“传遍苗族”的心愿。

郭秀峰到洒普山后,对于那里的苗民并不感惊奇,而还与苗民称兄道弟,建立关系。由于他谦和温柔待人,深受洒普山苗民爱戴。他用未熟的苗语讲到:“我们愿为一家人,我是大哥,你们是兄弟,不知何时走散,彼此不往来,今日我特意来寻找你们的,找到你们我很高兴,我愿和你们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接着又说,“你们如同迷失的羊,我要带领你们回天国,世人各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我要为你们创造文字,翻译圣经,赞美诗,教你们读圣经,唱赞美诗,信仰我们在天上的父,等候一起到天堂与神同在。”

苗民们听了郭秀峰一番话后,都非常高兴,都纷纷传说着。由于郭秀峰没有带圣经和赞美诗,只能凭着记忆,讲述圣经和教唱诗歌。每天晚上,他们都有聚会,都在郭秀峰的带领下,唱诗、祷告、读经背经。并且,每星期天的礼拜中,发散传单、礼品、饼等。

由于郭秀峰的言传身教,信教群众日益渐多。不久,禄劝、富民、禄丰等地的苗族也都传说,他们便纷纷不约而到了洒普山苗族村。初建的小礼拜堂已纳不下这么多人了;故此,郭秀峰和洒普山马有理商议,郭出钱向洒普山村买了块地,准备建立教堂。

建堂时,请来汉族师傅和一位苗族木匠张德福开始准备各样工作。同时,滇北各地区苗族纷纷赶来共同建堂。慕连、牧羊、朵木得、八甲等地都捐来木材、粮食;各都出了近百余个义工人次。历经七个月洒普山基督教堂正式落成。正式定名为“滇北内地会苗族总堂”。

落成典礼更是前所未有的盛典。来自七个县区的各民族信教群众成百上千的聚集于此,有自金沙江边的四川会理、乌蒙山寻甸各区、巧家、盐兴、易门、昆明等地区的彝、傣、汉民族,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民文化素质较低,既来参加庆典的各民族都只能用耳听、用眼看,都渴望得到郭秀峰等人的传教教导。这样的境况使得郭秀峰觉得福音广传的伟大使命重于泰山。

郭秀峰就此有意的要在滇北各民族建立教会,广传福音,设立学校,教书育人。

1908年郭秀峰取得柏格理书面同意后,即写信给马驻英国的国际内地会总差会,说明要在滇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教会,普设学校。同年得到总会和英国一个企业家的支持和资助。1908年—1913年6月共建成洒普山总堂,附设初级小学,并在各民族地区建立了五个少数民族总堂,各附带有小学。

洒普山苗族总堂成立后,下设六个分堂分别为牧羊、旋窝塘、古东城、大箐、拖立、分水岭。

洒普山还设立建成了滇北苗族历史以来第一所学校,定名为“洒普山私立恩光小学。”座落于教堂北侧,占地三亩,教室四间,学生宿舍四间,教师宿舍三间,共计660平方米。私立恩光小学为了充实教师队伍,从昭通聘请苗族教师张约翰、杨荣新及章焕然到洒普山任教。1913年—1922年私立恩光小字四年制初级小学共有学生115名,1922年11月29日,郭秀峰又向洒普山村民龙有慎租了一地土地,建盖洒普山私立恩光小学高级部校址,以培养能胜任传道、教师之职的高级知识分子。

现抄印当时原始租凭据如下:

凭约

今因租到龙有慎山地壹型地,作建筑学校校舍之用,当凭言明每已一十三年由会中帮银无粮条之费,此凭存照。

 

凭条

民国三十九年阴九月二十九日

 

凭条英文汉译如下:

法定代理人:内地会

住洒普山传教团须付给甲方此凭条之人土地出租费数字定每三十元一美元(?)

落据有效时间:1922

 

1922年付一美元

下凭于1952年付

现在一土地出租凭条,每年兑现金50

1922年的数字为1500

但空口无凭,只是一美元

哈姆士

内地会传教士:奥尔斯。尼科尔伯

19221129

 

1922512日洒普山私立恩光小学高级部落成。占地十余亩,教室五间,学生宿舍五间,教师宿舍三间,约840平方米,操场一块。分别又聘请了传道人员及教师到洒普山私立恩光小学,分别有王树木、王希拉、张目远、吴杰、杨芝等人。先后在洒普山私立恩光小学执教的苗族教师有:

张正才、王有道、潘学命、朱有成、朱有理、马成明、龙才光、潘开学、王继叶、王志明、朱明德、朱陪珍、袁志光、潘应膏、张志辉、杨明昌、王得明、张才进、龙才洗、马福义、马相玉、龙开明、张明智 、马有理、王志华、龙福义、张成义、龙学会、潘文泽、龙才志、潘文浩、龙文洗、龙文理、龙洗显、张明仁。

1922年郭秀峰为适应私立恩光小学高级部的教育,又到昭通聘请郭明道、王国章、王伯玉前来任教。

1923—1924年,高级小学部毕业的学员有:张道德、王德美、龙富民、潘有明。龙学聪、张发甲七位传道员。

1925年,设小学高级部即陆续培养出滇北苗族的当时“知识分子”,有的任教,有的传扬福音,各奔自己的工场。据有关人员记载分别有:禄丰大箐、小乐泉(今富民马房)、马鞍山(禄丰县和平乡九头山)、古东坡(禄丰中村)、天星堂(禄丰和平乡)、白丫口(禄丰勤丰镇红土山)、大松园(禄劝翠华)、旋窝塘、杮花箐(富民东村乡)、拖立(武定万德)、长岭岗(武定插甸)、新发(武定白露)、干沙沟(武定白云庵)、大龙潭(武定插甸)、分水岭(武定石腊它)、甘坝(武定龙庆关)、松包林(武定大麦地)、刺竹箐(武定新村)、麦地冲(富民麻地)、牧羊(嵩明凸懂箐)、十里坡(富民)、大水井(富民)、羊槽(禄劝崇德)、云龙等地。并各地方也都纷纷办起了自己的学校。富民杮花箐由于教派问题加起了自己的完全小学。通过各教会及学校的培植,滇北苗族的文化水平大大得到了提高。

洒普山苗族总堂的龙福华、龙约翰(前任省三自副主席、秘书长)抗战期间曾到贵州、四川神学院求学,龙福义则到了武定师专就读。韩杰、龙昌德则到贵州石门坎光华小学就读。这些人曾给滇北苗族宗教、教育都带来了很大贡献。

由于当时洒普山私立恩光小学受到当时的牵制,没有像贵州威宁石门坎小学那样,培养出大学生和博士。当时声称,只要读完小学就可以,能看懂圣经,在当地能担任传道工作即可。从而导致滇北那时没有高级知识分子;也就由此,影响着当代一些人,始终去追求所谓的“属灵”,而忽略或轻视了“知识、智慧”。

但总而言之,洒普山教会及恩光小学,对于我们滇北苗族作出贡献甚大,造就和培养出一批教会、学校和骨干力量。

由于当时滇北苗族并还未有苗文书刊,从昭通被聘教师、传道员只有从考古中编写出一些教材和圣经读本,如《如山要道》、《圣道三字经》、《四字颂歌》等小册子及简易读本。

《圣道三字经》是仿效汉文《三字经》改编,注入圣经教义而撰成的。内容大略如下:

“自太初,有上帝,造万物,造天地;大根本,万人父,处处在…..

《四字颂歌》是以歌的形式格式写成,内容如下:

“未存天地,已有上帝,无始无终,无易不变,无根无源,自有自在,三位一体,独一主宰……”

这些内容无论在教会、在学校都无时不到的注入于每个信徒每个学生心中,奠定了坚大的信仰。并且迅速传遍滇北苗族地区,每一个学校在教授社会文化知识外,每周须兼学“圣经知识”,“并每周一、五传道员辅导。在教会、学校里的人都会背小册子,简易读本的内容。一时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读书高潮。”

1928年,滇北苗族教会开始分裂,形成滇北苗族教会当时的“三足鼎立”。王宏道、王有道等人创办中华自立会,这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教会,王宏道原为寻甸县党支部书记,时任自立会牧师,由云南省党部收生。而韩杰、龙昌德则接受安息日会信仰,开辟创办了小乐泉教会和学校。就此,滇北苗族教会大分裂,从而导致了滇北苗族之间的隔阂。

194311月,郭秀峰等一大批外籍牧师被迫回国。洒普山苗族总堂及至此时,才基本真正由苗族执权。19481027日(主日)斯明庆在洒普山苗族总堂的最后一个祷告说:

“祈求万能的天父上帝,我主耶稣基督,愿你的大恩典感化中共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可不要照我的意愿,按你的旨意行事。阿们!”

神有他的旨意,是他的大能拯救了苗族,苗族的救星是耶稣基督。

虽郭秀峰等一大批外籍牧师带着一颗遗憾的心离开他们苦心经营二十余年的洒普山,但一粒被埋在土里的种子,它必定会生长并结出很多粒麦子。

就在郭秀峰所管理并兼任内地会滇北监督时,与他分手的朱有林、朱有成,他们曾在社会上作响一时。1925年朱有林,朱有成二个被原武定县县长葛延春任命为武定、罗茨两县的“苗族剿匪游击队”正副队长。1926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和张冲委任为“滇中七县剿匪大队”正副队长。1938年抗战期间,龙云征召苗民兵团,朱有林被任命为“少校团长”,并管理一平浪盐矿直到解放。

无论历史及社会对武定洒普山苗族总堂的评定如何,它带给滇北苗族的是文化、宗教上的一次大复兴,为基督教、为社会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郭秀峰、张尔昌等一大批外籍牧师作出的功绩,是众目所看,众人所知的。

这正是基督福音的大能,它是人类唯一的希望。

 

 

三、            滇北苗族基督教会各地区概况

嵩明县牧羊教会概况  

(龙伸光  供稿)

1923年,郭秀峰等人在武定洒普山建立滇北六族联合会,在洒普山成立苗族教会总堂,而牧羊教会则乃是下属七分堂之一。1925年洒普山苗族总堂下设牧羊教会为第三分堂。开始建立教会于现今的华明村,当时她分管于扯兰、龙潭箐、杮花箐、清水塘。后因一些因素,清水塘教堂搬迁于富民大水井。教会在富民大水井发展几年后,教会才分开,分为今天的清水塘教会和大水井教会。

由于当时教会发展迅速,信徒增多,大水井教会分迁建堂于朵木得村,清水塘则发展了小水井教会。故此,牧羊分堂就分了七个支堂。

牧羊教会分管富民、嵩明、西山区的教会,需要一批布道人员牧养教会。除了牧羊本堂的长老、传道员、执事外,另组了七位同工。1925—1945年龙学就任长老,张义兴任传道员(1925—1927年)。以后有龙友明、龙福兴(1946—1950年)任过长老,王得美(1928—1930年)、龙凤明(1931年)、王纪元(1932—1935年)、张志得(1936—1938年)、王必昌(1939—1945年)、潘福昌(1946—1949年)、王正德(1950年)任过牧羊教会的传道员。参与义工的有龙进成、龙友义、张得救、张爱明、张明秀、王学明、张成贤七个,这些人不仅参与义工布道,还分管七个支堂。牧羊教会执事从1925年起,一直由龙正期担任 ,到1949年。

教会发展经过二十几年,信徒之达千余人,遍及四个县区。教会在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人才,分送数十人到洒普山、撒老乌等地学习文化知识和圣经知识,这些人至今都为今天教会的中坚力量。

中国解放初期,由于政治原因,教会逐渐被迫停止聚会。在政治动荡年代,教会房产被占用,教牧人员被囚。教会转入地下聚会,此时暂由龙学明、龙有义负责教会工作。

1980年宗教政策落实,各地教会恢复聚会。此时的牧养和以前分属的七个支堂均独立自主办教会。而牧羊教会则已在凸懂箐建盖教堂,由长老龙学明、龙文敏主要负责管理,直到1993年止,传道员为龙开荣、张正兴,执事由龙义华、张志现担任。现今的牧羊教会则由长老龙福义、张正新、传道员张正兴负责牧养管理教会工作。教会全面进入自治、自养、自传阶段,向着治好、养好、传好方向前进,正以崭新面貌迈进新世纪。

 

附:

龙友明长老生于1903年,1907年牧羊教会建立时已随家人信主,1938年继承父亲长老,担任圣职,直到1950年解放。1963年迁至寻甸肥草箐并建立教会。1980年教会恢复,兼任长老至今,于200255日归主,享年99岁。他一生诚虔信主,忠心侍奉,为人诚恳,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年岁古稀时,时刻仰望主,盼主再来,以一生教导子孙后代当信耶稣,提高文化知识作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西山区苗族及教会概况

(著者)

西山区地处昆明西北方向,现有24个苗族村,约450余户。分布于团结、谷律、沙朗、厂口等乡镇。西山苗族属于滇东次方言支系,大花苗。

西山区苗族最早迁入是从贵州威宁直达,而有一部分则从武定环州迁往。约在1898年间,草鞋田村的张开义和王以山之父两户人家由贵州威宁、环州迁往。其次是1911年迁入界牌的杨开学、潘明兴。以后逐渐迁入西山区的有前进村(彭家坟)(1916年)、清水塘(1919年)、台磨山(1920年)、新田(1922年)、桃圈(1953年)、秧草沟(1927年)、洗马塘(1964年)等24个村。

苗族迁入西山区较晚,早到1898年,晚到1914年。由于迁入时为晚,大都居住于无人居住的高山峻岭和荒坡箐沟。最高为砚台村,海拔2413米,最低的台磨山为海拔1731米。苗族的迁徙中原因大都一样,一是受社会环境所迫,二是自然环境所迫。由于迁徙而使当时西山区苗族都还处于自然经济和租用的状态中,大大限制着它的发展。西山区的苗族迁入是都是以姓氏家族为单位而迁入,所以迁到当地时都租地主、土司地方居住,每年都要上租,生活实在贫困。

由于苗族先民们长时间的迁徙和长距离的迁居,所以苗族自己古代的文明及文字,都已“遗失”,遗留下来的只是心史和古歌。当苗族先民迁入汉民族居住区时,基本都是一个与世隔绝,语不同声,书不同文,习不同俗,就因此受到封建社会压迫,剥削较重。直等到基督教传入苗族地区后,这悲壮场面才得以改变。

西山区的基督教是在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苗族建立教会和学校后,于1906年柏格理与同郭秀峰在洒普山(武定县)建立苗族教会和学校时才传入的。当时柏格理与同郭秀峰入滇经过嵩明牧羊、富民麦地冲(雨地)、禄丰大箐、迤纳厂等地并建立教会设立分堂。当时西山区厂口前进村(当时属昆明县)的王撒实、张授本等人常到嵩明牧羊教堂礼拜,还派人到武定洒曾山读书。由于双边的路程较远,故此,1925年便在现前进村大平台建立了录属内地会的分堂和学校。以后的几年里,基督教几乎传遍西山区的苗族村寨。清水塘、台磨山、秧草沟、冷水沟等地都有信徒,并在清水塘设立了一个内地会教会。秧草沟也成立了基督教自立会和学校。这些教会和学校是由王志明、王宏道、韩杰分别创办的。前进村、冷水村、秧草沟建立起教会和学校,当地苗族群众便能学习汉文以及苗文,相对提高了当地苗族群众的文化素质及信仰素质。

基督教在西山区传播也极为迅速,几年间已散布各乡镇,清水塘、洗马塘、鲁水沟、桃圈等地苗族有98%为信徒。前进村的大平台在那时也就成为西山区苗族教会的总堂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的动荡及各类因素影响,教会活动曾一度被迫停止。1961年曾有一段时间的升级,首先清水塘恢复活动,其次大平台也恢复了教会活动,后由于信徒逐渐增多,便在大平台建盖了教堂。但到了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教牧人员和信徒多有被抽斗,大平台的王圣明、龙庆等人均被解押在监中,教会房产被占用,教会活动又再次被迫停止。教会在“文革”阶段中,均受到同样大的逼迫。不少主的忠仆,遭受逼迫残害,致使有的为主殉道,有的却逃离十架,凡事凡人都是在灾难之中造就和锤炼,因“凡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教会在中国动荡年代中,造就了教会的忠心与虔诚之心。“文革”结束后,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落实,教会开放,恢复聚会,此时信徒为解放前的双倍,教会呈现出了“大复兴”,教会房产得以退回,教会活动得到保护。

1983年各地基督教会向政府部门申请恢复教堂,并建立教会活动点。西山区政府正式批复,前进村大平台为基督教堂,清水塘、洗马塘、桃圈、鲁子沟分别为活动点,信徒多达四五百余人。解放前西山区苗族教会隶属内地会洒普山苗族总堂,先是由澳大利亚传教士郭秀峰负责;后在解放前夕,由王志明任总会长负责教会事务。解放后,各教会自立,直到西山区成立“三自爱国会”后,才有组织性的管理,教会进入“自治、自养、自传”阶段。

西山区太平台教会于1982年,召聚各教会教牧及教师展开了苗文《颂主圣歌》的刻印工作。

 

安宁市苗族及教会概况

(李丽琼[汉族]供稿)

安宁市的苗族迁徙较为晚些,因着区域的因素,安宁苗族各为从禄丰、富民、禄劝以及滇中的文山一带迁入。

较早迁入安宁的苗族是草铺乡权甫办事处核桃箐乐云南村苗族。一部是于1700年间从文山的包谷村迁入,他们的先民当时因南昭进入滇南。一部分则是1860年参与陶新春起义,在起义失败后逃迁而入滇北。在迁入安宁市前,曾在西山区及安宁老甸房、云龙山脚、石洞、太平乡等地居住过。1949年前后,又从富民、禄丰半山、武定白花山、易门关羊洞、普门等地陆续迁入。温泉小村、白塔村、牧羊村、麒麟村、滴水箐等村则是于1922年前后从核桃箐、乐云、西山区、富民等地迁入,另外还有从四川盐边等地迁入。

1924年居住地禄丰、罗茨、富民交界处的苗族潘德华等20户迁入草铺乡天井山村,但因兵灾匪患迁走,到1949年前后才陆续迁入。1929年禄丰、武定苗族龙才光、张有富、潘有本等人随武定苗族大队长朱有林进入安宁、禄丰交界的孝母山、滑石板、九头山剿匪,匪患平后,就迁住于此。1935年又迁入滑石板村。1935年朱光明、吴新贤、潘文学、潘证明、王福礼几位老人,从罗茨、武定、富民等地迁入小松棵。1942年王文亮、杨学义、杨学昌等人,从富民县罗勉乡马厂村迁入梨树箐。1946年龙志光、潘文成又从硝洞箐迁入锅底塘。1932年海庙村也有苗族龙天才之父迁入。1945年王复兴弟兄四人从武定大平子迁入禄脯、黑土凹,“四固定”时才迁入红坡。1954年朱丘山几户从武定罗斯冲迁入太阳冲。1951年朱正保、朱正光等从贵州威宁迁入梨树箐,又从梨树箐迁入水牛湾。1955年于1968年在安宁市云龙小学大地村、石甸口、坪子村、石坪村已迁入苗族。1988年安宁市政府在八街县农场新建草田坝苗族村。安宁市苗族到此时已基本上形成固定的经济、政治区域。

安宁市基督教是于1913年前后英国内地会首入该地区。1920年德国传教士到云南后,以昆明为据点,逐渐向昆明四方传教。美国传教士杨正英、杨恩辉、孙业伦等也在昆传教,逐向安宁、楚雄南华传教,此期间培养了一批中国传教人员。1921年德国女教师郭伦珍及中国教师罗明亚创办安宁基督教内地会,在以后几年内便在东本河、郞家庄、新哨湾、禄表、大石凹等村发展有信徒。

安宁市苗族基督教是继1906年在洒普山建立教会及学校后,大批苗族子弟便纷纷信徒入学,并在内地合创办的禄丰大箐、硝洞箐教会学校里就读小学。1928年苗族教师韩杰在富民县大龙潭创办安息日会教会和学校,安宁苗族便远道而到此求学。1942年基督教安息日会在安宁太平长坡新庄(后迁象石)创办“三育研究社”教会中小学,对外称“三育中学”是一所半工半读学校。此校以“育灵”、“育智”、“育体”为旨,课程教授文化课并《圣经》、《圣道纲要》、《教会史》。学生来自武定、禄劝、富民、安宁、罗茨、禄丰、寻甸、滇南墨江、无江、石屏、顺宁、贵州毕节等地的汉、苗、彝、佤等民族。1943年冬,苗族张兴义等人在禄丰九头山、安宁禄表、滑石板,创办安息日会天心堂和小学,以后的几年内安息日会便在小松棵、锅底塘、梨树箐、红坡等地创办教会。负责该地区苗族教会的是韩杰、龙志英、王正礼、。张有德等人。美国传教士米乐尔也常到这些地区传教。

解放后,安宁苗族教会也曾一度的受到逼近,停止了聚会。现今的安宁市苗族教会,集中于滑石板、草田坝、禄表、三拉香公园、杨柳箐、高山等地,信众之达千余人。安宁市苗族教会也正在沿着治好、养好、传好的方向前进,正散发着基督的馨香之气。

 

禄劝县苗族及教会概况

(王建光 供稿)

禄劝县苗族是距会130多年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2年),从黔贵西迁入。由于当时世道动荡,人民生活贫困,此县苗族先民,便从黔西和贵州威宁县等地迁入。原因有三,一是陪嫁,二是逃荒,三是逃兵灾。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大批苗族村民陆续迁入滇北、滇中。禄劝县苗族有一部分则从搬迁到武定万德、环州等地苗族再一次迁移到此。一部分则起初就从贵州一带迁入,并且这一部分后来也有一部分迁富民、西山区等地。

禄劝县苗族初迁入时散居于鱼塘、深沟拉、大乔地、旋窝塘、波那箐、马鞍桥、五岔路、大木场、茂龙、大松园、大平地、岩子头、花坟、酒锅厂、小荒田、小麦冲等地。而现今禄劝苗族之发展分布全县的2.72%。分布于崇德、云龙、双化、撒营盘、马唐塘、屏山、翠花、九龙、茂山、团街、中屏。

禄劝县苗族基督教在历史上是与其他苗族一同起步的。1906年郭秀峰在洒普山建立教会和学校后,分派布道组往各方传教。与武定县相邻的禄劝县境内苗族就是洒普山的第二目标。1916年郭秀峰副食安有林,并会同禄劝县旋窝塘地地道道教会,后逐渐向四境的苗族村寨传教。后几年内在团街波那箐建立教会,续后又在崇德马鞍桥、茂龙、五岔路、屏山大木场等村建立支堂。

1934年,复临安息日会传入。美传教士来乐尔于1934年与胡克昌会同苗族教师龙昌德等人在翠华大松园建立总堂,继后在翠华兴隆大平地,团街岩子头、翠花花坟、马鹿塘洒锅厂、崇德小荒田等村建立支堂,隶属于原昆明市北门街78号基督教复临安息日总会领导。中国解放后,落实宗教政策以来,逐渐被基督教内地会所代替,现今已少有安息日教会在此传播。

中华基督会滇北自立会,则由王有道、王鸿道等五位苗族知识分子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团结民众,为造就苗族有高度文化知识的人才”的主张,在富民县杮花箐成立。以后分布于禄劝东南部,并在禄劝九龙小麦冲苗族村建立分堂。

各地教会由于受到五六十年代左的路线影响被迫停止聚会,直至1980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教会开放,信徒增多,教会复兴。

 

禄丰大箐苗族教会概况

(张德恩 供稿)

禄丰大箐位于禄丰、武定、富民三县交界地带。于1881年,由龙氏、张氏家族从贵州威宁黑石头村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徒步到达大箐石谷村叉河,现今已经是居住了六七辈人。

禄丰大箐现今是滇北苗族最大的苗族村寨,现在有广地山、大平地、大箐、背阴箐、烂泥箐、山帽山、石谷村、后石洞八个自然村。是滇北苗族最完全苗族办事处,人口近上千人。

洒普山苗族教会总堂早在解放前已经是滇东北苗族地区的苗族文化、基督教复兴地。早在1906年柏格理牧师率团从贵州威宁石门坎前往云南苗族地区时就建立了教会和学校。1917年禄丰大箐教会和学校就开始了普及一至四年级,教师是一位环州的苗族教师。以后有安有林牧师常到大箐教会和学校讲道、授课。教会、学校起初是建立在大箐,第二次建盖成瓦房,第三次建立时迁至背阴箐,第四次是在后石洞村。1936年,洒普山苗族教会总堂会长郭秀峰及安有林到禄丰大箐,是之附属洒普山苗族教会总堂七分堂之一。是之达到了基督教传播和教育的顶峰。1944—1945年,朱明正在禄丰大箐执教传道;王志明牧师也在此就读小学和执教传道。

1958年教会被迫停止聚会。1979年教会重新开放,举行联合礼拜。禄丰大箐1982年在背阴箐借用公房聚会。现在已经重新建盖了教堂,教会长老是龙洪光、龙开福、罗胜忠;教会发展到了鞍子地、老人箐、大耳寺、水箐坡、广地山、大平地、大箐、背阴箐、烂泥箐、山帽山、石谷村、后石洞等12个堂点,信徒已经近千人。

 

禄丰古东坡教会概况

(张会忠 供稿)

这里的苗族是于1933—1936年民国时期,朱有林等人所率领的剿匪苗族军,在云南省长唐志荣的派遣下到此剿匪,而留下来的一部分苗族。至今已有张、杨、朱、潘、王、罗、韩、马氏族居住。

1932年前的古东坡是一片荒凉之地,苗族王马太、王才荣、王成兴由武定插甸小团山迁来。1933年王成兴和龙福理就开始了家庭礼拜,古东坡教会就这样萌芽了。1936年教会发展到附近的胡路德村、菜松多村、发古村、铁产河、英歌哨、代足利、鸡鸭塘等村,于是就在古东坡建盖教堂。以后就在外国传教士的帮助下建立起古东坡小学。

古东坡教会的长老是王进视、王道德,传道员是袁才兴、朱荣成、朱有利、朱永昌,古东坡教会学校教师是王才荣、龙兴悦、王德光、王正良、龙约翰。

1950年遭到土匪的影响,停止了教会生活。1952年王才荣等人被捕,学校合并到李子园。从此时到文革时期就转入“地下”聚会,和到禄丰大德去做礼拜。有时礼拜人员达到1000人次。1976年教会开始恢复活动,1980年教会正式得到开放,教会生活正常化。1980—1998年期间教会不断的翻修教堂,1998年才重建了可容纳1000人左右的教堂。

古东坡教会现分为七个堂点,发古基督教福音堂、英歌哨基督教福音堂、铁产河福音堂、司马箐教堂、甘田教堂、芭蕉林教堂、鸡鸭塘教堂。信徒达近千余人。

 

慕连乡教会概况

(张绍辉、张德恩采访  慕连乡教会提供)

慕连乡不是一个行政区,而是一个民间的地区,较为行政区范围广,包括了武定、禄劝的一些地方。

云南苗族最早的迁徙是于1845—1862年间,也就是这里的苗族,慕连(万德)的苗族是随着贵州威宁的地主之女,经过七天七夜的跋涉,陪嫁到这里的彝族状员,而迁徙到此。

当时有三对青年男女随嫁到此,带走一对男女,留下二对在此建立家庭。后来他们告之贵州威宁一带的苗族,这里地方是一个可以发展的地方。贵州威宁的苗族听说后就揭带家庭迁徙而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和付出巨大的牺牲,他们才到达了现在的万德地区苗家湾。其他地区的苗族也都是从这里开始散迁出去的。一部分分散到新龙沟、老箐头、三场、阿箐曾以及岩角、大平子、水头上、燕子窝、洒普山、田心、鱼塘等地,以后发展到富民、禄劝、嵩明、禄丰地区。

慕连乡教会是1906—1907年郭秀峰等人建立的,当时属于洒普山苗族教会总堂下的一个分堂。当时慕连乡教会堂址在大乔地,而其中支堂有大石房、哨子嘎、大乔地(禄劝)、鱼塘、三场、秧田湾。时任教会长老是杨兴爱,传道员是张发甲。以后教堂迁至拖立,张有高任长老,杨快有任传道员。1947—1948年教会派张义聪、杨光义、张兴荣、罗明正、张成福到洒普山读书;派杨发兴到武定淘谷西南神学院就读神学;杨明昌到禄劝撒老乌滇北神学院就读神学。在拖立有教会学校,是现在禄丰大箐教会的长老龙开福任教。

1949年后,王志明牧师任苗族教会总堂会长,每一年都要来慕连乡教会办培训,教导圣经。1951年教会停止聚会。1980年慕连乡教会开始聚会,并在此印制苗族教会的苗文圣经和诗歌。

今天的慕连乡教会已经发展到了37个村,共有8个教点:农纳米、大平子、发土块、哨子箐、大乔地、鱼塘、阿箐曾、双化。

 

第三节            滇北七族基督教内地会联合会

滇北各少数民族是基督教内地会主要传播地区,主要以英美体系教会为多。在滇北六族中共设立六个总堂,37个分堂,169个支堂,以后元谋城区汉族教会申请加入滇北六族教会联合会,成为滇北七族基督教内地会联合会;但由于政治原因,始不能成。滇北六族教会原各为一,虽均属郭秀峰管理经营下,但初期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气候,还未有统一的大组织。19407月(时间疑有误,应为1923年,郭秀峰主持)在洒普山召开的一次大型会议上一致同意成立“滇北基督教内地会联合会”,通称“滇北六族联合会”。

郭秀峰1907年在洒普山创立苗族基督教内地会总堂,在以后的二十余年里,他以监督身份,先后创立了滔谷傈僳族总堂,阿谷米干彝族总堂,老把傣族总堂,禄劝撒老乌黑彝族总堂,寻甸新哨白彝族总堂。基督教遍及整个滇北各少数民族中,传播着福音种子。

一、            洒普山苗族总堂

滇北苗族地区的中华基督教内地会共有七个分堂(包括洒曾山),27个支堂,分在武定县4个分堂,10个支堂,禄劝县1个分堂5个支堂,嵩明县1个分堂2个支堂,禄丰县2个支堂,罗茨县(现属禄丰县)分支堂各1个,马龙县2个支堂,寻甸县2个支堂,盐兴县(今姚安县)2个支堂,富民县1个支堂,各教堂均以苗族信徒为主。据五十年代初估计,这一地区“苗族十分之九以上均参加该会(内地会),而当时这一地区苗族总人口约18万人。”因此,估计当地的苗族信徒约有一万人左右。

由洒普山苗族总堂分辖管理的六个分堂分别为:武定拖立分堂、分水岭分堂、禄丰大箐分堂、旋窝塘分堂(禄劝)、嵩明牧羊分堂、禄丰古东坡分堂。

这六个分堂和总堂又管辖着各自的支堂,分别为:

洒普山总堂(除六分堂外)辖管:麦地冲(富民)、慢坡、刺竹箐、大龙潭等四支堂。

拖立分堂辖管:秧四湾、哨小嘎、阿庆争、大桥地四个支堂。

大箐分堂:白石岩、代场、硝洞箐、胖子田、干沙沟五个支堂。

分水岭分堂辖管:阿六支、环州不衣拉、新发三个支堂。

旋窝塘分堂辖管:大水井、莫衣龙、箐箕凹、马鞍桥、波那箐五个支堂。

牧羊分堂辖管:八甲、石砚、石庄、朵木得等。

古东坡分堂(未设支堂,但平时在铁厂河建立了一个活动点。)

基督教在苗族建立后,由于“石门坎”、“洒普山”的文化、宗教教育中心的作用和地位,西欧各国均有传教士来洒普山传教。直至1956年英内地会还发函与洒普山。

 

二、撒老乌黑彝族总堂

1907年郭秀峰以监督身份差派美传教士张尔昌赴禄劝撒老乌传教并建立教会。直至滇北六族联合会成立时,撒老乌已经下辖10个分堂而成为黑彝族总堂。分堂有:得卡、则黑、志福、真余万、发窝、三蒙、芝兰、芝龙、普士卡、作拉。

撒老乌黑彝族总堂下辖教会分支堂分布如下:

撒老乌总堂除下辖十分堂外还下辖:撒美拉、美能、多贊、开发、撒得。

得卡分堂辖管:奔家古、普福、撒马基、本冷道、拖累、三锅厂

则黑分堂辖管:贵城、达车、三木

志福分堂辖管:万金多、拖井、以书多、哈巴更、初基、高光

真金万分堂辖管:养乐、西曼村等

发窝分堂辖管:茂龙、兴隆等

三蒙分堂辖管:他念、五支贵、大更、书新、宜昌

芝兰分堂辖管:以善、万补古、至起、得养、志超、挪卧、龙卧康

芝龙分堂辖管:多康、古、骂拉、普张康

普土卡分堂辖管:古班

作拉分堂辖管:无支堂

 

三、            滔谷傈僳族总堂

1909年英国传教士高兴田在郭秀峰的差派下去滔谷传福音建立教会,同年新又派王怀仁去滔谷协助高兴田办教会。他们首先居住在当地族人马开基(此人后成了该教会执事)家中,一边传教一边筹建教堂。高兴田亲自设计教堂,并指挥建造教堂。1913年王怀仁向当地土目租了两间破房,创立了初级小学。1916年设为高级小学。以后成立滇北六族联合会时,此地已成为滇北、川南重要的傈僳族传教中心。下辖于武定、禄劝、元谋、大姚、四川会理等地傈僳族教会约十九个分堂,九十二个支堂。

滔谷傈僳族总堂下辖的分堂有:

未照吻、董道、贡茶、普照、来可见、和尚村、法德、坝灯、毕家、梅小箐、干则古、丽山、万几老、舒盆、三属地等分堂。

支堂由于众多,已无详细的记载材料。

 

四、老把傣族总堂

1913年郭秀峰差派当时在洒普山的李德福外籍传教士到武定田心老把村传教,后至建立总堂。由于当时的当地民族风俗和辖制,此堂未成大气候。不久后,李德福回国(1925年),便无人管理教会,就此而转入阿古米总堂管辖。

 

五、阿古米干彝族总堂

郭秀峰据柏格理的指意于1910年差派洒普山的苗族教员马有理到阿古米传教,但此次差传失败。1914年,郭秀峰从撒老乌如回张尔昌并派往阿古米传教。由于张尔昌懂彝语,增进了当地人民的亲切感,他利用医病、救扶传教获得了很大成功。在阿古米建立教堂和创办学校。

阿古米所辖的传教区域有:万德、发窝、东坡、田心、已衣等地的干彝族村寨。此堂只有几个活动点,均属家庭聚会。教职人员多以外传教士为主。信徒约有200人左右。

 

六、新哨白彝族总堂

1917年郭秀峰差派英国传教士巴希田到寻甸县的新哨传教。1921年建立了新哨初级小学由苗族老师韩杰由威宁回来任教。此堂下辖海兴、撒歌底、下场、拖千、伯勒等。1923年此地被土匪抢劫一空并掳走巴希田后,教会也就此关了门,但也种下了福音种子。数年后,其他地方的白彝族村寨便兴起了教堂。

 

七、元谋城区汉族总堂

滇北基督教六族联合会的成立,大大影响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经济,大大地提高了当地信徒群众的素质,提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地位。就这样基督教为滇北少数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1949年在阿古米召开的联合公会会议上,元谋城区汉族教会牧师金宗贤申请加入滇北基督教六族联合会。会议由李世忠会长主扶持 ,众会员经研究讨论后,同意元谋汉族教会加入联合会,并通过改“六族联合会”为“滇北基督教七族联合会”。并于1950年在元谋县教会(康家村一信徒家)召开联合公会会议。由元谋教会牧师金宗贤牧师主持,由滔谷教会会长杞自权安排议程。此会议为响应新中国国情国势而召开的,为的是接受新政府和共产党的领导,开展反帝国爱国主义运动,响应政府号召发动爱国信众抗美援朝,响应吴耀宗先生发表的“三自革新运动”和“停止一切宗教活动、并全面实行土地改革”的政府的提议。此次会中元谋县区区长讲了话,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各项决议。就此,滇北基督教七族联合会告终。

 

八、革新运动

滇北六族联合会曾经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进行过教会革新运动,但此时的革新却没有完全的革新,仍旧的依附于差会,虽提出了“三自”却不是成熟的三自革新。

1940年,外国传教士公开宣布,各地教会学校要停止外援教员,不准教会学校的学生考入高一级学校。洒普山信众当时质问外国传教士,为什么不准学生考进高一级学校?他们回答说“你们读了中学、大学后就骄傲,要戴洋毡帽,要管老师……”

就此,时任洒普山教会学校“私立恩光学校”的校长,龙福义及总堂传道员潘文浩,信徒马有福首先提倡议,要照石门坎柏格理的方法培养教会高素质人才。于1940年发出倡议,联合各族总堂教职,要团结一致,走自立、自传、培养教会高素质人才的道路。

19407月,各堂传道员、长老、执事约70余人在洒普山召开了“另一联合会”的公会议。此会议特请郭秀峰列席会议,由龙福义、潘文浩主持。出席的主要有:滔谷总堂传道 员杨春生,阿古米总堂传道会李八福,撒老乌总堂传道员李发献,新哨总堂传道员张文义。

会议议程和宗旨是讨议联合会的革新,即:1,摆脱外国差会的援助 2,加强联合会信众的统一 3,引导信众革新,从习俗、服饰、婚姻进行革新。会议通过研究讨论后通过各项决议,并通过将联合会的各总堂改为教会,由教会选举出会长,每年举行年会,并巡回于各教会。会议中将邀请外教职人员参加。会议还通过了决定在武定成立“滇北圣经学校”,为各地教会培养人才。

在武定县内的四个教会(总堂)经过一年的筹备,终于1941年在阿古米教会成立并开学,由杞自权及外传教士华克施夫妇任教。同年“圣经学校“又迁至滔谷,通称“滇北滔谷圣经学校”,由斯明庆任校长。

洒普山苗族总堂在这革新运动中为了响应“三自革新运动”号召,由龙福华、张志清等领导下,纷纷展开支援抗美援朝的反帝爱国运动。并建立了龙福华为主的“三自革新运动”领导小组,领导苗族各地教会开展“三自革新运动”。

1941年滇北基督教六族联合会年会(公会)在撒老乌教会如开,由此会长主持。

1942年联合会年会在武定滔谷召开,由此会长杨春生主持。

1943年联合会年会在西山堂召开,由阿古米会长李八福主持。

1944年联合会年会在洒普山召开,由洒普山会长王志明主持。此会议会期三天,到会人员主要是各教会会长、传道员。会议就滔谷圣经学校的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即将关闲和能否在撒老乌创办神学院等议项进行讨论,最后通过了在禄劝撒老乌成立“西南撒老乌神学院”。

1947年,撒老乌教会经过两年的筹备终于开学了。同年联合会也即在撒老乌召开年会,由李发献主持。会上李发献公开提出,要求外任教差会资助学生考进高级学校。遭到英国传教士孙美胜的反对,李发献当场斥责了他们。

1948年联会在武定滔谷召开,由新会长杞自权主持。

1949年联会在阿古米召开,会议由新会长李世忠主持。会议同意接纳元谋为联合会成员,并通过成立了“滇北基督教七族联合会。”

1950年联会在元谋召开,由元谋教会牧师金宗贤主持。会议为了响应新中国党和政府的号召,通过了各项决议,并由此停止了一切宗教活动。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基督教在滇北各族中建立了云南最大的民族团体,形成了一个机制性的传教组织,就在新中国成立之时,随社会的改变而烟消云散了。

 

 

滇北苗族基督教会其它教派

一、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此教派在苗族地区创立,其根源在于洒普山苗族内地会总堂及学校。由于苗族教会在早期的革新运动中所引发而出的结果,导致了最后的教会组织解散,迫使苗族教会从此走上了自立、自治的道路。

柏格理及郭秀峰在洒普山传教建立教会时,均属“圣道公会”系统。后由于不便管理,便把洒普山归划于内地会在昆明的总堂“三一圣堂”管辖。于是1925年形成了一组织的滇北六经联合会均属内地会系统。

1928年洒普山私立恩光小学第一批高级小学毕业班即将毕业之时,教员郭明道因病泡制了药酒,后被郭秀峰发现并严厉的指责了他,迫使他离校。郭明道就这样含泪离校返回老家昭通。而此时的学校已无教员,学生只好等上几周,粮食已吃完,仍未见新教员来任课。于是学生中的几位苗族学生王有道,龙昌德等为首去质问郭秀峰。学生等了几天后,无奈只有纷纷回家。而王有道、龙昌德、张有义三人便上昆明求学。王有道、龙昌德二人分别被昆明警校和讲武堂录取,张有义没有被录取情况下返回家中。而王有道、龙昌德也由于家境贫困,不久后也相继停学回家。不久,王有道被韩杰聘任寻甸大水井教会教员,并创办了一所小学。他们是受自立自治革新运动影响最深的人。他们拟以自立、自治、自养、自传的方针办教会办学校。王有道任教会会长,韩杰任校长,张怡福任副校长,他们同心合力地办起了第一个由苗族独立自主的教会和学校,后王有道又回家乡创办了“中华基督教杮花箐自立会民族小学”,是真实意义的自立会学校,也是正式挂起“自立会”的教会与学校。与其共事的还有王宏道等人,他们极力与郭秀峰抗争。但这是一所政教合一的学校及教会。1951年王有道被按立为牧师。自立会的信徒共约500人左右。

中华基督教自立会就这样的自动创建在苗族地区。在杮花箐的这所完全小学由于是苗族自办,教学质量也高,所以很多上进的苗族青年都纷纷来求学,并基本上都成了各地区的骨干群,为苗族的事业做出了贡献。

自立会所创办的学校影响力提高,长领干、大龙潭、禄丰大箐、白石岩、白露的环州小学、禄劝廖加沟、猫街甘坝等小都属于自立会王有道所管辖。龙运昌、张志荣、龙正新、龙义明等先后都任过长领干自立会内堂懂事,并立龙运哲、张光明、王福礼为传道员。王有道还常派学员到各村去教夜校,特别是对妇女们进行教育。

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这期由外传教士建立教会在苗族地区的派别之一。于其说它是派别,还不如说它是异端为确。这并非于它守安息日和禁食猜肉,而在于它创始之时已经超于人的权柄,介越了上帝的权柄。从而以人为中心的教义,与正统教会教义相挺而走,就由于“复临主义”而使之成为异端。此派要说守律法也不是,因为它才守了两条即“守安息日为圣日”和“禁令旧约律法中污秽的动物”。至于“十条诫命”为律法总纲,然而主耶稣已经用爱完全了律法而进入了新约恩典时代。要说它是基督教,也非如此,它们崇尚“十诫”和“行为”,而藐视基督的完全救恩;推崇以行为功利为得救之限,而非以信为限的得救论。

1903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传入中国,并渐进入云南省苗族地区。而韩杰可以说是最初信奉者和传播者。

龙昌德在昆接受安息日会的短期培训后,在禄丰白丫口,红土山开展布道工作。1933年韩杰、龙昌德、沈师舟被派往南京桥头镇参加全国暑期培训班。1934年区会便派龙昌德往禄劝大松园办教和主持创办学校工作。

 

滇北苗族基督教会活动特点和影响

基督教确实在苗族(滇东北)地区做出相当大的贡献,办教会、办学校、办医疗所等,都大大地改变了滇东北苗族旧的风貌和习俗,以相当两千年时间的二十年改变了苗族境况,使一个落后目不识丁的民族改变成有相当学识的知识型民族,大大提高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素质水平。

但就于教派的问题,导致几十年来苗族内部的矛盾、分裂、鄙固。从基督教内部各教会的分布情况来看,循道公会主要分布在寻甸县以北的滇东北地区,内地会主要分布在寻甸县以西的滇北地区,而中华基督教会和安息日、五旬宗等其他教派则成交合点状分布,各教会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界面。此种分布也就反映出了各教派活动和影响的不同特点和差异。

综观,基督教在滇东北苗族传播发展和活动情况,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               积极创制推广苗族文字和文化知识,以学校辅助教育的教会传播和发展,大大提高了苗族文化素质,但也达到了外教士的殖民化教育的目的。至今很多人都还有“崇洋”之心。甚至还受其思想与神学思想控制,我们称之为“传教士遗留症”。

第二,               在教会传播发展过程中,注重本民族传道员的培养,这样为苗族培养和造就出了一大批知识型人才,为推动苗族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传教中注意宗教活动中的本色化特点,以获得苗族的信任和认可,从中推动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第三,               由于教派之间的差异,对各地苗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内地会注重直接传教,面对面的方式发展,并不太注意从事学校、医疗机构的教育活动。循道公会则注重于间接传教,注重提高信众文化素质,兴办医疗教育机构,来推动教会发展。中华基督教会及安息日会则更注重教育而略则信仰栽培。

由于这种活动方式的差异,一方面,造成了教派在苗族不同地区的信仰活动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造制了各自有别的信徒,导致了教会之间不同的发展结局。二方面,此种差异和各教派长期的竞争的矛盾,在苗族内部造成了矛盾和分裂。例如,信徒互相“攻击”,“认教不认亲”,“一家人互不团结,见面就吵架”等等关系,并导致了信与不信之间的隔阂。

在建国以来,教会总体是合一的,虽有“三自”,“基协”等组织,形成教派联合,但教派的界限至今尤存,这也是全球教会教派两千年来的问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滇东北苗族地区教会的文化教育,在解放以来便中断了,继而面向了社会的教育。这样就因苗族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心理素质的限制,苗族教会文化素质总体来讲是处于倒退阶段。目前的教会发展与活动特点也与其他少数民族处于相同的文化层次,从而教会也就渐渐的衰弱。这还是一个极其恶劣的因果循环。

教会活动重心若不从单纯的传教和信徒增加转向教会自身的信仰素质和文化素质提高建设来,那么教会在社会文化飞速过展过程中,沦为一种消极的,具有阻碍作用的文化因素,被人们远远抛在后面。更何况现今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内涵,对传统教会生活、活动发出的挑战。如何面对现实,如何进行苗族教会神学思想建设、如何进行苗族教会再思考是教会现今切实的问题。1950年云南基督徒总数中,苗族信徒占8.5%,到1990年苗族仅占2.5%,这足以让我们深思。何为时代工人!如何做好时代工人?如何按时分粮?……等问题。
    我们要借鉴历史,开拓未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仰、文化素质,才能与这个社会相适应,才赶上上帝的时间。

 

附录一

滇北基督教内地会在华外国传教士名单

郭秀峰,澳大利亚籍,1906年滇北基督教内地会及洒普山苗族教会始创人。1906—1945年历任滇北六族内地会监督。曾与杨雅各完善苗文,精通苗文。

张尔昌,美国籍,1906—1942年先后在阿古米、撒老乌创办教会和神学院,精通彝文。

高兴田,英国籍,1908—1941年任滔谷傈僳族总牧师。

王怀仁,英国籍,1908—1940年任滇北六族联合会牧师。

李德福,英国籍,1913—1925年任老把泰族总堂牧师。

巴希田,国籍不详,1917—1925年任寻甸新哨白彝族总堂牧师。

毕克师,意大利籍,1932—1940年任撒老乌总堂牧师。

斯明庆,澳大利亚籍,1940—1951年任洒普山、滔谷总堂牧师。

孙美胜,国籍不详,1943—1949年任撒老乌总堂牧师。

安有林,美国籍,1944—1947年任洒普山总堂牧师,懂苗文。

郭睿,澳大利亚籍,1946—1948年在洒普山建两所麻风病院,任院长。

穆牧师,真实姓名不详,曾任过滔谷牧师。

刘牧师,真实姓名不详,曾呆过滔谷一个月。

康教士,女,在滔谷任卫生员医生。

 

附录二:

洒普山苗族总堂历任圣职人员名单录

王道德、王道叶、朱腓立,贵州威宁人,1904—1905年随柏格理到洒普山,任传道员。

王德美、张约翰,贵州威宁人,1905—1908年任传道员。

马有理,1909—1915年任传道员。

龙学聪,1916—1926年任传道员。

张文德,大窝塘人,1927—1933年任传道员。

龙新德,大箐人,1934—1939年任传道员。

潘文浩,石腊它人,1940—1949年任传道员。

张志清,大窝塘人,1950—1951年任传道员,1960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于1971927日在禄丰大猪街殉道。也是苗族著名的殉道者之一,享有与王志明牧师同等的名号“殉道者”之称。

龙进正,洒普山第一任长老。

张德福,洒普山第二任长老。

袁明德,洒普山第三任长老。

龙学昌,洒普山第四任长老。

龙才义,1951年任传道员。

龙福华,1949—1950年任义工。

王志明,武定下长冲人,1941—1950年任洒普山总堂会长,1951年按立为牧师,1965510日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19731231日在武定为主殉道。现被英国教会权威机构评列为全球二十世纪十位殉道者之一,并为他塑像于英国最大的教堂西敏寺。

 

附录三

杨雅各 事略

采编于 《天风》

杨雅各(1882—1945),滇东北次方言区大花苗族,贵州威宁盐仓雨撒湾村人。雨撒湾距威宁石门坎约七八里,距云南昭通七十余里。

雨撒湾村是一个苗汉杂居的村落,故杨雅各幼年时已略知汉语。他酷爱吹芦笙,十四五岁时就成为当地的吹芦笙能手,常参加苗族的各种聚会的演奏。从各种活动中,他学习了很多的苗族历史、故事和诗歌。青少年的杨雅各生活很平凡,苗族男子一样,仍以狩猎、务农为生。

直到1903年,福音开始传入苗区,才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才使他成为苗族第一人。1904年(清朝光绪三十年),杨雅各曾两次到昭通访问循道公会牧师柏格理,得到柏格理牧师的优待,在昭通学习基督教教义。后应柏格理的邀请,杨雅各随从教苗语,为柏格理创制苗文、翻译《新约圣经》打下了基础。1905年威宁石门坎教会建立以后,杨雅各开始传教活动。历时十八年,踏遍云、贵、川交界的苗族和彝族地区。辛亥革命后,杨雅各得知其重要意义,深受感动。护国运动,杨雅各在石门坎当时生活、物质条件极差下,倡议捐款资助护国军,群众响应共捐银币一千余元。

柏格理牧师开始研制苗文和《新约圣经》翻译,杨雅各都参与其中;因杨雅各通晓苗汉的语言和苗族习尚,所以他贡献殊多。在整理修订苗文《新约圣经》和《苗族颂主圣歌》中杨雅各出力甚多。19162月,杨雅各随从英国牧师王树德,从昆明经河内、香港到上海印刷苗文《新约圣经》,后因上海方面铸字模和印刷费用昂贵,又转乘轮船东渡日本,经日本长崎到横滨联系印刷圣经。历时三月圣经样本出,他又在日本独立一一校对,直到印出《马太福音》、《马可福音》他才回国。他经一番风雨后,直到19176-7月,才回到石门坎。杨雅各就这样成为中国内地苗族的第一个出国者。

1918年后几年里,威宁一带发生严重的灾荒,教会在赈济的工作中,杨雅各格外的辛苦劳累。后教会采用以工带赈,修建房屋,疏导洛泽河,修通修整了到昭通的路,杨雅各都全权负责了全部工程。

当柏格理牧师归主安息后,杨雅各负责了全部的《新约圣经》的翻译和修订工作,直至最后全部印发出来。

由于杨雅各的爱国、爱教、爱同胞的心,当二十年代中期石门坎教会逐渐衰落,外籍牧师有的离开人间,有的回国,所来的年青教师不通苗语,而苗族老年教牧全部退职,他见事不可为,于1942年辞职回家,1945年病逝,终年63岁。

杨雅各可谓是中国苗族近代史、中国苗族教会的第一人,是苗族文化的先驱者,苗文《圣经》翻译的先驱,也是一位爱国、爱教、爱同胞的苗族优秀文化人。

附:杨雅各在日本时所作的一首诗:

我来做客在他乡 想起家乡在远方

我过一日如三载 我过一晚如三冬

别人住高楼大厦 怎如自家枯叶棚

何时办完公务事 回到家乡笑开颜

(这首诗采集于《西部苗族民间文学作品选》)

 

附录四

王志明牧师事略

(采访于王子胜)

王志明,苗族,武定县下长冲村人。生于1907年,原是富民县芭蕉箐人,后随父王撒实迁到西山区太平台居住,以后为了侍奉迁至武定县下长冲村。幼年曾在大箐读书,后升入洒普山就读高小。青年、中年都在教会侍奉,爱神爱教,一直在洒普山任教职,后任武定县下长冲村传道员五年的时间。1941年任洒普山苗族教会总堂会长,1951年在昆明受亚东按立为牧师,负责牧养滇北苗族教会。

1949年后教会停止一切活动。1961年在王志明牧师的带领下,苗族部分教会在进行秘密聚会。此时的教会如鹿渴慕溪水一样渴慕真道,时常有几十人受洗归主。政府为了揭制他的工作,把他调到文化馆工作,致使他更有机会看圣经和创作诗歌,服侍教会。于是政府便把他拉到各乡镇进行批斗,高高的反手吊着,甚至一连几天。在那时的中国七个批斗阶段都遭受了批斗和逼迫。

1969510日,大平地、哨子嗄的信徒来聚会,要求王牧师为他们施洗,就在这一夜,王志明牧师被逮捕了。1969511日在“四人帮”操纵下的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控告他。在文革期间王志明牧师被关押了五年,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五年后的一天,听说要释放他(实际已经判了死刑),政府让家人来与他见面。家人与他见面时,政府为了知道他们的讲话,让他们用汉话对话。当时王志明牧师的妻子带着六个鸡蛋给他说:“我三个,你三个……”还对儿女们说了一番意义深长的话:“你们要听上面的话,要重新做人,要讲究卫生……”使他的儿女们以后都谨记此话,忠心的侍奉教会,为教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据说,当时的四人帮政府不但要枪决他,还要炸碎他的尸体。1973年12月31日在武定县城飞机场枪决王志明牧师的当天,政府召开了二万人的大会,集体控告王志明牧师的罪行,其中就有是洒普山教会原来的教牧、义工,并曾就读重庆神学院的一位(在此不提其名),也在场代表中下农发表讲话,要求处决王志明牧师。王志明牧师被拉出来时已经满口鲜血,因他的舌头已经被用刺刀绞碎。政府怕他发动信众造反。王志明牧师被带到刑场时,面色红光,极其的喜乐;他面带微笑,面对众人。就这样,王志明牧师倒在四人帮穷凶恶极的枪口下。多少的信徒在此痛心绝望,纷纷上前抚摸他的遗体,想看他最后一眼。

王志明牧师的遗体从中午12点被杀到晚上2时都一直微热着,如同睡觉一般。遗体运回家后,都有民兵看守着,不准别人靠近,只应许他家人送葬。当时的教会长老龙才新就把自己的棺木送王志明牧师入土。

就这样,一位主的忠心仆人离开了世界。王志明牧师一生高举耶稣基督,把教会的工作放在首位,一生献给主,是一位真正的教会牧人。正如圣经所讲:“他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跟随着他。”《启1413节》

1980年中国中央政府捣碎“四人帮”后,拔乱反正。政府正式为他平反,并修建了他的坟墓。1996年苗族教会为他举行了苗族教会历史以来最隆重的追悼会。诗班就多达二千余人。

现在他的精神,在鼓舞着我们前进,为主的教会努力作工,忠心侍奉。荣耀归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附录五:

主要参考书目

1、《在未知的中国》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2、《“窄门”前的石门坎》 张坦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2

3、《云南基督教与少数民族》韩军学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4、《云南宗教史》杨学政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0

5、《禄劝县概况》

6、《西山区民族志》

8、《富民县志》

9、《苗学》

10、《苗族史》

11、《中国苗学》 第一章 人的启示:苗族的历史

 

其它书目:

1、《苗族简史》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5

2、《基督教在黔川交境一带苗族地区史略》 杨汉先 贵州民族学院研究室出版社

3、《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 申旭等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4、《云南两个苗族支系不同社会发展特征初析》 古文风 《民族学》出版社 1988

5、《云南苗族史略》、《元阳县苗族调查》、《金平县二、七区苗族社会调查》 宋恩常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2

6、《云南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颜恩泉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

7、《苗族救星》 中国基督教圣教书会  1939  古宝娟,饶恩召译述

8、《洒普山内地会小学史目录》 龙学林 《云南宗教研究》 1993

9、《基督教循道公会传入威宁地区史略》 贵州宗教史略

10、《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在滇中地区的史迹》 龙学林 《云南宗教研究》1992

11、《国外苗族人口及分布》 郭净  《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