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蜡染技艺省级传承人:王秀芬

近日,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携18个非遗保护项目五十余盒音视图文的申报材料及相应电子资料,前往省非遗中心进行申报。在申报的18个非遗保护项目中,有苗族服饰(刘忠英)、苗族古歌(李学德)、昭通苗族蜡染洗蜡(王秀芬)、苗族民间故事《召赞与卯蚩彩娥翠》(马兴才)、苗族(白苗)芦笙制作技艺、大关天星汤家坪射弩(韩成碧)等6项苗族非遗项目位列其中。特转以下两篇文章,以宣传展示和弘扬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更多的苗族传统优秀文化得到挖掘、展示、宣传和弘扬。

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王秀芬:“那么漂亮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

作者:刘瑜澍          来源:今日民族

昭通市永善县马楠乡的王秀芬有两个身份——她既是民政局婚姻登记员,又是苗族蜡染技艺省级传承人。

王秀芬

1. “我做蜡染纯粹出于喜爱,并不是为了赚钱。祖先传给我们那么漂亮的东西,一定要传承下去。”

受主流文化冲击,很多精湛的传统蜡染工艺在昭通永善已经没人会了。“以前老人用板蓝根做成染料,现在不做了,所以我们打算外出引进板蓝根,目前已经买了一点板蓝根做成的染料,但还是要自己研究具体的配方。”
王秀芬说:“贵州那边也是苗族,是青苗支系,我们是大花苗支系。今年11月初,县上组织我们去贵州那边参观学习,看了之后,我发现他们的蜡染确实比我们这边做得好,工序更细。”

2. 在找回传统技艺的同时,怎样让古老的技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是王秀芬不断思索的问题。

王秀芬介绍说,这几年各级政府都很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经常组织传承人去培训、参加展览。这让她很受启发。

”之前就做一些布搭在沙发上、搭在电视上做装饰,从来没想过深加工。听了专家、教授的话,我脑子就慢慢想着,回去之后,我可以把它加工成小短裙、马甲,围腰、包包等等。"

在图案方面,王秀芬也有创新。她说:“原来我们做的都是传统的图案,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了,我女儿就从电脑上找一些好看的现代的图样,描下来照着做。”

3. 王秀芬的女儿原来在外地打工,这几年也回到家专心做蜡染。

“现在我们乡成立了蜡染协会,准备好好把产品做出来,跟外面建立合作。只要有销路,就有经济收入,妇女们还能顾家不用外出打工,大家是很愿意的。”

4. 从2010年起,王秀芬就开始办起了培训班,号召乡里的妇女来跟她学蜡染,现在已培训了70多人。

参加培训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王秀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最让她欣喜的是学生的年龄层越来越宽了,她说:“今年办培训班时,来了几个8岁的小姑娘,我跟她们说,好好读书去。她们就说,书读完了,这个也要学。”
 



王秀芬:苗族蜡染刺绣文化的传承者
来源:昭通新闻网

永善县马楠乡民政所苗族职工王秀芬,热爱本民族文化,练就了一手蜡染刺绣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并致力于该手工技艺的传帮带工作,在5年多的时间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蜡染刺绣手工艺者,为苗族蜡染刺绣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蜡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勤劳善良的苗族同胞擅长把优秀的历史文化“刻录”在一幅幅叫做“ 蜡染”的画布上,并把它用来做衣服、家居装饰品、艺术展览品等。蜡染的纹样,传达着苗族文化的文化元素。苗族蜡染刺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端午节,也是苗族一年一度的花山节。今年端午节当天,王秀芬在马楠村搭起了雨棚,向游客展出自己的蜡染刺绣作品。她的作品大多记载着本民族的劳作、生活场景以及花、鸟、飞禽走兽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据王秀芬介绍,自己一生爱好蜡染刺绣,8岁时开始跟随母亲学艺,能熟练地在棉布上绘制各种图案,蜡染制作技术十分娴熟。到目前为止,她已制作完成蜡染刺绣作品400余件,除了自己收藏外,还以每幅300至500元不等的价格卖给外来游客。王秀芬告诉笔者:“苗族蜡染刺绣制作过程十分繁琐,不仅耗时而且耗材,一件好的作品要经过温热石蜡、用铅笔在白布上制图、再用蜡笔粘石蜡涂图案、烧水煮膏子、蜡染、水洗膏子、开水煮清洗过的蜡染布、开水加洗衣粉再煮等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1999年6月,王秀芬被云南省文化厅任命为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在获得此称号后,王秀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她一人挑起了全县的苗族蜡染刺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工作。2010年开始招收学员,免费向大家传授蜡染刺绣技术。截至目前,她已举办四期培训班,培训学员48人次。在她的带领下,马楠乡苗族蜡染刺绣队伍逐渐壮大。
王玲敏是王秀芬的第四期培训班学员。在王秀芬的帮助下,她不仅掌握了蜡染刺绣基本要领,还制作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村民王玲敏说:“对于这个蜡染刺绣我也喜欢,只要王老师仔细教我们,我都好好的学,以后会比她更做得好。”

王秀芬告诉笔者,由于自己年岁渐高,视力越来越差,每次制作时都要戴上老花镜才能进行,能从事蜡染刺绣制作的时间不是太多了。下步,自己将努力培养一批批年轻优秀的学员,把自己所掌握的全部技艺传授给大家。王秀芬这样说道:“把这些蜡染和刺绣艺术传给年轻的同志,让他们继承和发扬下去,继承我们老前辈传给我们的艺术,我做的时间最多只有8年了,这8年,我决心好好的培养他们,让他们比我做得更好,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苗族服饰之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刘忠英在纺麻(杨志坤摄)

苗族古歌传承人李学德在演唱古歌

昭通苗族蜡染洗蜡环节(车运华摄)

苗族民间故事《召赞与卯蚩彩娥翠》之传承人马兴才在讲述故事(禄汉云摄)


苗族(白苗)芦笙制作技艺之校音(郑方星摄)

大关天星汤家坪射弩高手韩成碧照指导培训射弩(周元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