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召開石門坎苗文教學研討會的報告
大花苗石門坎苗文教育普及促進會各位同胞: 所有關心花苗文(石門坎苗文)前途的同胞: 一九零四年,在柏格理牧師主持下,有李司提反、楊雅各、王道元、張約翰、張武等漢族老師和苗族先輩參加的團隊,為處境卑微、生活貧困、前途渺茫的大花苗人創造出了一種文字,這種文字稱為花苗文,又叫做石門坎苗文和the Pollard Script。一百多年來這種文字對大花苗文化的承接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根據大花苗前輩們的囑託,近三十年來不少大花苗知識份子著手進行個人力所能及的花苗文教學工作,他們的足跡從雲南的思茅、彝良、永善、大關、鹽津、富民、嵩明、昭通、到貴州威寧的大街、羊街、石門坎、龍街等地方。這些大花苗的知識份子有楊建康、楊體耀、吳耀明、吳耀華、張建明、朱明剛、朱明富、楊永聰、馬理榮、陶德林、楊友興、朱明釗、楊世武、朱開毅、王 海、朱世良、吳成學、龍聖華、韓明友、張樹全、張桂芬、張紹明、張文華、陶文德、朱景剛、張義祥、王成龍、朱達俊等等。這些同胞或著書、或講學、或自製教學光碟、或勸勉同胞、或召集組織、或提供辦學場所、或與關心石門坎苗文教學的團體或友人取得聯繫,斟得他們的幫助;他們各人從不同的方面為花苗文的教學盡了自己的努力。苗族文化承接的主要力量就在他們之中,敝人作為一個從石門坎成長起來、並曾受過國家高等教育的大花苗人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大花人幾千年的文化瑰寶將不會消亡,其靈丹妙藥就在他們的身上,感謝老師們!感謝同胞們! 花苗文是一種建字組詞造句都有其特定規律的文字,這種規律是獲取拼讀基礎知識後就要去廣泛閱讀、用心體會、認真對比才能掌握的。五六十年前識漢字不多的大花苗婦女能容易地誦讀苗文著作,現在已經七八十歲但是受到過石門坎文化薰陶的長輩們,依然很容易地閱讀上面所提到的老師們所編著的苗文教材、所撰寫的苗文故事和詩歌。他們保存這樣的能力,首先是他們把花苗文作為一種文化知識來繼承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來呵護。我們要用教好學好傳揚好花苗文的行動來感謝散居于各地苗鄉的這些長輩們。 為著讓前輩們的熱情期待不至落空、大花苗人的希望得以實現。我們要把各自對石門坎苗文規律的表述及教學方法進行交流,形成書面的文檔,以利於年輕同胞進行教學遇到疑問時能尋到可靠無誤的支持。 這樣,我們準備在二〇一四年五月二日和三日(后修改为五月十七日十八日)兩天,在雲南省昭通市朝陽區召開一次石門坎苗文教學研討會。 具體安排如下: 成立會議籌備組。 組長:吳成學。 成員:王 海、王禮紹、朱世良、朱明釗、馬理榮、楊世武。 會議地點:昭通市朝陽區一家大花苗同胞經營的旅社。 參會原則:
參會代表人數: 大關四位,請朱明釗老師確定上報;永善六位,請馬理榮老師確定上報;威寧(大街)四位,請朱明富老師確定上報;昆明方向的八位,請楊世武老師確定上報;彝良六位,請王禮紹老師確定上報;鹽津六位,請朱世良老師確定上報; 石門坎四位,請王成龍老師確定上報;昭通市區參會代表,請楊光輝老師確定上報。 各地參會代表名單在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前通過電子郵件報到促進會秘書長吳成學老師那裏。 參會貴賓: 由石門坎苗文教育普及促進會秘書組及本次會議籌備組邀請。 其中要特別邀請大花苗拉丁苗文、規範苗文、完善苗文各一位老師在會上發言,聽取他們對石門坎苗文的批評。 經費收集及開支:
會議要形成決定的事情:
會議議程:
會後出版會議文稿專集: 將所有的會議發言文稿整理列印,由促進會印刷,在年內發送給全體參會同胞和貴賓。其電子文稿,將發送到《走近石門坎》(M?NT?'M?L?C?)等網站登載, 供需要的同胞和朋友參考。 要致歉的地方:
發稿目的: 請同胞們看後提出自己的建議和做好自己的準備。 讓我們一起努力,拿出成效,來迎接花苗文創制出一百一十周年的劃時代日子!
大花苗石門坎苗文教育普及促進會執行幹事 陶紹虎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於昆明
附 教學研討會緊急通知 各位同胞: 在獲悉石門坎苗文教學研討會將在昭通召開的消息後,誠謝昭通市民宗局和昭通市苗學會將提供會場、會務服務、食宿等等方便。但是因為時間緊急,一些準備工作來不及完成,所以會議不能在原預定日期五月二日三日進行。
會議延期至五月十七日十八日舉行。 五月十六日下午報到,十九日上午散會。
現在將具體安排分述如下:
1五月十六日晚,在市委黨校開預備會。 會場播放《映山紅》伴奏曲 1.1吳成學老師,主持; 1.2馬理榮老師,報告會議籌備經過; 1.3陶紹虎老師,講解會議宗旨、學術宣講要求、要解決的學術要事; 1.4楊世武老師,講解會議影像錄製要求及安排。 1.5楊全勝老師,宣讀會議生活、工作、安全、紀律等規定。
2五月十七日上午,在市委黨校一間教室,進行開幕並主題發言。 會場播放《苗嶺風情》伴唱曲 2.1馬理榮老師,主持; 2.2敬請昭通市民宗局領導同志指導; 2.3敬請昭通市苗學會領導同志指導; 2.4敬請特邀貴賓指導。 2.5楊世武老師,朱顯靈老師,召集全體與會同胞一起同領導和貴賓攝影紀念。
3五月十七日下午,在市委黨校同一間教室,學術報告。 會場播放《映山紅》伴唱曲 3.1陶紹虎老師,主持; 3.2楊建康老師,作本次學術中心發言:《使用石門坎苗文的方案》 3.3楊體耀老師,《Y?M'?NT?H?T? E?Q?D'?S¡T?》(苗文並不難 只要肯用功) 3.4張建明老師,《K'?K?'KÏL?K?Q?X�Y?'M?NT�》(苗文速成教學) 3.5朱文剛老師、朱明富老師、楊永聰老師、陶德林老師、王海老師、馬惠誠老師、劉桂美老師、陶愛賢老師等各位順序發言。
4五月十七日晚上,在市委黨校同一間教室,學術報告,要有影響投影設施。 會場播放《映山紅》伴奏曲 4.1楊光輝老師,主持; 4.2陶紹虎老師, 4.2.1介紹石門坎苗族前輩王明基、韓紹剛、楊榮新三位老師關於苗文聲調的講述; 4.2.2介紹英國兩位張牧師關於苗文聲調的標示方法(需影響投影); 4.2.3 簡述大花苗語石門坎苗文語音之己見。 4.3楊世武老師,《我們怎樣在昆明款莊開始了苗文教學》; 4.4朱海源老師、王成龍老師、陶文德老師、龍聖華老師、朱明釗老師、馬理榮老師、朱世良老師、王禮紹老師等各位順序發言。
5五月十八日上午,在市委黨校一間教室,學術討論和苗文正字問題問答。
5.1吳成學老師,主持; 5.2自由發言。 5.2.1中心議題,討論有關大花苗石門坎苗文教學的各種事宜; 5.2.2包括提問和解答。 5.3陶紹虎老師, 5.3.1負責邀請在場的老師回答問題; 5.3.2負責表態今後怎麼辦;特別在下屬三件事上。 5.3.2.1 怎樣確定石門坎苗文正字法和定下石門坎苗文的使用方案; 5.3.2.2年輕教師的人選; 5.3.2.3光華苗文學校的建立。
6五月十八日下午,在市委黨校一間教室,學術討論和苗文正字問題問答。 繼續上午討論內容。 6.1吳成學老師,主持; 6.2自由發言。 5.2.1中心議題,討論有關大花苗石門坎苗文教學的各種事宜; 5.2.2包括提問和解答。 6.3陶紹虎老師, 6.3.1負責邀請在場的老師回答問題; 6.3.2負責表態今後怎麼辦;特別在下屬三件事上。 6.3.2.1 怎樣確定石門坎苗文正字法和定下石門坎苗文的使用方案; 6.3.2.2年輕教師的人選; 6.3.2.3光華苗文學校的建立。
7五月十八日下午,在市委黨校一間教室,閉幕晚會。
7.1王禮紹老師和楊全勝老師,聯合主持; 7.2 楊世武老師,歌曲教唱及錄影, 7.2.1《 Amazing Grace 》 7.2.2《 Y?'M?E?NT?Y?E?Y?KµNK? 》 7.2.3《 'M?L?C?NK?E?NT? 》 7.2.4《 I Would Be True 》 7.3 吳成學老師,通告《會議文集》和錄影資料計畫出版交流的打算: 7.3.1《會議文集》 7.3.1.1吳成學老師,收集 7.3.1.2陶紹虎老師,整理、校對、列印、發放。 7.3.2錄影資料 7.3.2.1楊世武老師、朱顯靈老師,收集 7.3.2.2贈送國際友人的文字翻譯及注釋,需要時陶紹虎老師協助。 7.4會後寄語 請 楊建康老師、朱文剛老師、王文英老師、楊全勝老師,分別作出。 7.5在教唱《H?M?W�ZµX?X�E?H?M?NAµT?E'?》後閉幕
8五月十九日下午,下述幾位同胞,赴威寧,向威甯同胞們彙報。 朱明富老師、楊永聰老師、馬理榮老師和陶紹虎老師四位, 由馬理榮老師領隊。乘火車去。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一日于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