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笔记 龙大妈的愿望 

管毓红 2009.03


在石门新寨社区,有一个76岁的彝族老大妈王才英,她的夫家姓龙,所以大家都称她龙大妈。龙大妈是文盲,有四个儿子,都没有读过书,前几年有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因找不到钱偷东西被抓关起来了。因没有生产垫本,龙大妈家年年种的粮都不够吃,每年缺粮3-4月,连自己病了看小病的钱都没有,找邻居们借,他们都说没有,主要是怕他家还不起。

乐施会到了新寨社区以后,从开始推广种植养殖新技术,到修水窖,建社区,引进农畜新品种,设立社区贷款,扫盲识字,妇女自助培训,社区综合发展等项目。解决了起码的吃饭问题,家里的两个儿子一个结婚了。龙大妈现与小儿子龙顺军住在一起,日子过得很顺心,每年种的包谷吃不完,还喂了2头年猪,7只鸡。

龙大妈说:“原来我家穷,包谷饭不够吃,有了社区贷款,我家能够得到贷款买肥料种包谷,粮食多了够吃了。原来担水要到几里外的地方花上几个小时才能找到水挑回来吃,而且都是妇女担水,男子汉担水的很少,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寨子一个小媳妇跑了很远挑来一担水忙着准备做饭,一转身水被口干的牛吃了,为此还大哭过一场。记得当时乐施会在村子里搞项目规划时,男子汉们排项目是修路啊买电视啊,乐施会采纳了妇女们的意见,修水窖了。现在修了水窖,有水吃了,每天还赚了两三个小时。我们社区又有一个好的条件,设立了一个妇女活动,只要有空闲时间,马贵荣会带我们识字、算术、唱歌、跳舞,我本来从小也喜欢唱山歌,看热闹,从小也有一个愿望就是读书,家里穷老人没让读,年青时心思全部放在吃饭问题上了,谁知道老了老了饭够吃了、水不用挑了,却有这样好的机会能识字,做活动,有好处,能开心,身体好,精神好,我很高兴,再累每次我也要参加。现在通过这些活动,我已经能写自己的名字,会写工人、农户、男女等字,还教她们唱革命歌曲。社区内比我年龄大的也有,比我小的也有,我开始参加活动的时候,他们原来不愿参加这些活动,还议论说,这个龙大妈,闲心好,这么大把年纪也要参加做活动,真不好意思。结果,通过几次妇女联欢会,我还上了威宁电视,还上了报纸,社区妇女们又很羡慕。”受到龙大妈的影响,社区活动妇女参与的越来越多了。

龙大妈还说:“我真心希望妇女活动长期做下去,让社区的年轻妇女们都活跃起来,生活更有信心,我们老人更希望自己“心宽出少年”,再年轻一些。“
 
 
    记:

乐施会在石门两期妇女项目:妇女扫盲(请老师在学校周末教识字等、自助培训(在社区内组织,由社区内有能力有文化的妇女教其它人,项目设计有教师误工费)结束后,我源于一种想法,推进社区内的妇女自助培训,几个社区中新寨时间最长。

2000年,在威宁雪山镇,我认识了一家人,有三个孩子,大女儿13岁,二女儿10岁,小儿子8岁。一个孩子都未读书,我在言谈中劝说该把孩子送进学校了,孩子的母亲却抢了我的话:儿子明年会让他读的,男人会外出,出去需要认得倒顺,女孩子就算了,就在家里转,有什么读法。和她大女儿熟识后,她告诉我,她自己年龄大了无法进学校了,让我在劝劝她母亲,让妹妹也进学校。在劝说中无意知道了一件事,原来孩子的父亲读过小学,母亲却是初中毕业生,当年成绩极好,报考县师范却差了两分,而这两分改变了她的整个人生:回到家后出嫁了,从此过上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初中毕业有什么用?又不看书看报,这么多年没看到几个字。”这是我们的农村,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乡村。让人心疼!

小女儿在我们无数次的劝说中,被送进了学校,现在两个孩子仍在学校读书,大女儿的命运就不是那么好了,前年听说嫁人了。

我思考了很多东西,乡村妇女大多不识字,对知识的渴求可望而不可及;而乡村也有识字妇女,她们却在现在的“包产到户”的生产方式,自耕自耘中失去了自我。如果孩子的母亲回乡后,所学有用,能找到她的位置,就不会有这种“反盲现象”发生。

这也是我推进自助培训的初忠,人要有用才不会觉得自已多余。自助培训的推进,使不识字的满足对知识的渴求,识字的能在自已的付出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走进石门坎——荞麦公社——龙大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