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坎公仆朱焕章

 

——为纪念近代苗族教育家朱焕章先生诞生一百周年而作

藏礼柯 20057


1903年清光绪年问,在当时的威宁州现在的贵』、I,1省威宁县一个叫三道坡的山村,苗语叫Hmaobreub的地方,在一家朱姓的苗族佃农家里出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后来取名朱焕章,字斗光。

焕章出生不久生父病逝,他满八个月时随改嫁的年轻母亲来到威宁一个叫金家湾子的山村,苗语称Hmaobgil,继父也姓朱。焕章三岁时继父也不幸病逝,母亲再次改嫁但他继续留在继父家里,由没有血缘关系的爷爷奶奶照料,开始了他的人生征途。

1914年继祖父送他去天生桥小学读书。因为一要筹学费,二要年龄稍大利于走读,所以他十一岁才上学。他学习好期末考试学年考试都得第一,老师嘱他跳级读三年级。当时天生桥小学只有一二年级,上三年级意味着要去离家有一天路程远的石门坎。这样,1915年焕章去石门坎光华小学读书了。不久他染上了伤寒,在高烧神志不清时继祖父一直守护在他身边。为护理包括焕章在内的众多患病师生,英国友人Samuel·Pollard献出了生命。在他读五年级时,继祖父母相继病逝,从此,他由母亲和一位名叫朱南洪的叔叔(继父的堂弟)供养。1919年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

小学毕业后要想继续上学,在他面前摆着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庆幸得到英国友人WillismHHudspeth先生的资助,焕章才有可能到昭通宣道中学读书,当时不分初中高中,学制四年,l923年毕业。毕业后他被留在学校工作,但是半年后知恩必报的焕章转回石门坎,在私立光华小学任教。

由于WillismHHudspeth先生和吴性纯医师的积极推荐,循道公会西南教区同意资助焕章上大学。于是,在从事几年小学教师工作后,l929年他又到成都华西大学继续学习,头两年在预科,后四年就读于教育系。他极其诊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完成学业。同时,他又一直惦记着住在云贵两省交界山区中的十多万生活极其困苦的苗胞。这样,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在上大学期间,他编纂了《西南边区平民千字课》又名《苗民夜课读本》,一至四册,由成都墨源石印社代印发行,免费供给家乡同胞学习。这套书又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年)六月再版发行。他于193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在毕业典礼上,焕章这位苗族学生有幸被全体同学推荐,代表大家做演讲。蒋中正先生和宋美龄女士也出席了那场典礼,他们对焕章的演说表示赞赏,有意推荐他到重庆绥靖公署工作。但焕章执意回到偏远贫困山区从事教育,于是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戴苓情先生一起从成都回到石门坎,开始了他报效民族奉献一生的教育事业。

19358月到l938年,他在威宁石门坎私立光华小学任校长。19392月,焕章先生应他的老同学陆堂珍校长的邀请,去昭通明诚中学任教,期间他目睹了很多山区贫困家庭的小学毕业生,特别是苗族学生卜不了中学,于是萌发了要在石门坎这个山村建立一所初级中学的想法,以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初中学业的愿望。

每年寒假,焕章先生都从昭通回到石门坎,先后在祖基河与石门坎分别召开过3次会议,邀请光华小学的教师和石门坎联区宗教界人士一起商讨筹建中学校的问题。焕章先生还通过他的老同学陇体芳先生同杨砥中先生取得联系。杨先生是陇先生的姐夫,是滇黔川三省交界地区有影响的彝族上层人士,在获悉焕章先生的打算后,他亲自到石门坎实地察看,石门坎学校的风气和民众办学的热情使他很受感动。于是,杨先生决定联合本地区其他彝族上层人士支持朱先生在石门坎创办初级中学。

19439月,由杨砥中任董事长,吴性纯、陇体芳、梁聚伍等苗族彝族知名人士任董事,朱焕章任校长,地点在威宁石门坎,“西南边疆私立石门坎初级中学”正式成立。这样,彝良、威宁这块云贵交界的苗乡有了自己第一所初中。朱校长把这所学校比做清泉,他把教学目的定为“树边黎,臻大同”。l949年朱校长请王心田、杨荣先两位老师去贵州省教育厅立案,傅启学厅长将校名定为贵州省威宁县私立石门坎初级中学。

这所中学从成立到l952年政府接管的9年时间里,经受了战事频繁、资金匮乏、社会巨变的考验,在朱焕章校长的带领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按期招收了486名学生,送走三百多名毕业者,为这些家境贫困的青年掌握科学知识走向社会去施展才干奠定了基础。

1946年朱校长被选为国大代表,到南京出席了会议。由于他在会上要求停止“战乱”,减轻赋税以让农家子弟能够有钱上学,又联合云贵两省的彝、苗代表提出改善宪政的主张……,这些话违背了当局的意愿,于是不再提供给他作为代表的回程费用。在秘书王建光的建议下,他去找到自己的英籍老师WilliamHHudspeth先生,得到老师资助乘船由上海到内江,取道宜宾、盐津、大关、昭通回到石门坎。在上海时WilliamHHudspeth先生了解到石门坎初级中学办学的困难,他从自己的个人存款中拿出三万美元寄到西南教区转石门中学使用,这笔钱到昭通后,西南教区考虑到所有教区中小学校都存在困难,便将两万五千美元分到其他学校,石门坎中学获得五千美元。

从南京返回石门坎后,朱校长向老师们谈了如下感想:“Raot dib raot qieut bib hit daotraot dlangx raot rob bib hit maxndyuf niob diex dub hirat khwdnaf mangt yad ndox jid lit jiangt唤起教Ni Jfl'J更深一步地关切时局、思考未来。

1949年,他同意在石门坎学校训练游击团,当时游击团的队员们每人头上戴一顶红色毡帽。l950年,他派一位老师领一队学生去昭通迎接人民解放军。

1952lo月在贵阳举行的中学教师思想改造运动中,朱先生写到他“一九三七年加入国民党,一九四四年任威宁县党部执行委员兼石门坎区党部第一书记,一九四七任宪政实施促进委员、西南边疆教育委员会委员”。

1953年他奉命参加威宁自治县筹备。l954年他奉命去贵阳在贵州省教育厅先后任中教科和民族教育科的科长。

1955年在贵阳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运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在11月的一天朱校长给自己在石门坎中学任教的一位挚友耿忠先生写了有以下内容的一封信:

运动在深入,我相信自己的历史问题是能够说清楚的,国民党党员、国大代表、基督教徒、牧师,在教会学校执教,创办私立中学,同彝族上层人士联系密切,同英国教牧人员接触频繁……在我身上存在不利社会进步的因素,我为此做了入狱的准备;同时,作为贫苦民众的一员,看到我们所期盼的社会已经到来,我由衷地感动和欢庆;但是,有一件事我不能说,也说不清楚,那就是有人要我检举我的直接上级的历史罪行,以此作为判断我是否认清形势的标准。我同这位上级从不同地方调到贵阳,以前没有接触过,能检举什么昵!

要么编造假见证去害人害己,要么保持永久的沉默。在被怀疑心怀反叛的情况下,朱校长选择了适合自己气节的终结道路。1955l2月12日凌晨,农历l028曰深夜,他静静地离开了在贵阳市八角岩的住所,避开监视人员的视线,到达贵阳黔灵山,果断地走向了人类生命共同的终极世界,辞谢了世人。

  19812l6日贵州省教育厅(81)黔教政策第一号文为朱校长做了平反,指出他是: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

尽管斗转星移事隔一个世纪,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过了解过去于我们仍然有着良好的现实意义。我们偏远山区的人民完全有理由为有朱焕章校长这样出身贫寒,受过高等教育又心系民众,为山区的文化教育无私奉献一生的先辈感到自豪和骄傲,他那不畏艰难敢于奋争的精神对于我们身处改革开放年代,为奔赴小康社会而辛勤学习工作的后人仍然起着明显的楷模作用。

朱焕章校长诞生一百周年了,他离我们而去也已经48年了。应该怎样来评价他的一生昵?

人们常用松、用梅来形容有气节的人。朱焕章先生勿须人们把这些词汇放在他身上。他仅仅是苗族人民一个忠诚的儿子,他仅仅是为了让偏远山区的贫困民众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受教育机会以便与社会共同进步而竭尽自己全力的公仆。

注:lSamuel P01lard又名柏格理。

2wil l i smHHudspeth  又名  王树德。

3、本文200312月曾先后登载于《昭通日报》和((彝良报》,这次应邀征稿时,内容有少量增减。

 


 

走近石门坎--石门文集--石门坎公仆朱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