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三餐土豆裹腹拿什么拯救石门坎

2008-4-6    作者: 吴珊    来源:云南信息报


乡亲长年食用烧土豆。

 

孩子衣衫褴褛。

 

满车大米帮乡亲解难。

 

简陋的教室破烂的桌椅。

 

贫瘠的土地只能种土豆。

 

贫穷的地区,各有各的不幸。中国的贫困山区不少,可像贵州石门坎这么贫穷的地区我还真没见过。那里的老百姓一日三餐仅以土豆裹腹。不通交通,全是泥泞山路,一脚下去,满是稀泥。那里,有间能遮挡风雨的茅草土屋,人们就已很满足。但现在,那里的人们还在为雪灾带来的危机喘息和忧虑。当我们的救灾物资抵达石门坎时,我禁不住流泪了。了解石门坎的前世今生后,我更是想大声地疾呼:石门坎,该拿什么来拯救你!”因亲睹一个前世先进,今生落后的贫困地区,云南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夏松彦近日主讲“真善美”大讲坛时,因痛心疾首声音也颤抖起来。

百年前邮路畅通

现今却无代办点

在二十世纪初,欧洲人知道中国石门坎,就像今天欧洲人知道中国上海一样。当时,从欧洲寄往石门坎的邮包只需写“中国石门坎”就能送达。而今天,听说过贵州石门坎,略知石门坎历史的人,屈指可数。

1906年,石门坎就有邮政代办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报告都能及时送进石门坎。而2006年,寄到石门坎的信,要花30元钱从石门坐汽车到中水镇取。千年石门有个孩子考上大学,但录取通知书却在开学一个月后才送到他的手里,结果导致孩子没上成。

我无法理解,一个100多年前就能邮路畅通的地方,为什么如今竟连一个乡邮代办点都没有?

曾为“东方天堂”

史上进士几十位

石门坎位于贵州威宁和云南昭通交界处,是贵州省最贫困的地方之一。

上个世纪初,这个在任何一份中国政区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小山寨,却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文化奇迹,被欧洲赞为“东方天堂”。石门坎在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史上占有举世瞩目的地位,且成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汉族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重点地区。那段历史中记载着石门坎的辉煌,一个小地方,出了几十位进士,并担任地方官员。

关于石门坎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成就,文献上记载着多个第一:二十世纪初创老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创办乌蒙山第一所苗民穷人小学、中学;培养苗族史上第一位博士;在中国首倡和实践双语教学,开中国近代男女同校之先河;倡导民间体育运动;创办乌蒙山区第一个西医医院,建第一所苗民医院;乌蒙山区第一个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的地方;创办中国最早的麻风病医院。

石门坎百年前辉煌过,为何如今却演绎中国最贫困地区的现状?

三餐均是土豆

乡亲衣衫褴褛

石门坎的贫穷,不只是雪灾带来的,似乎时光将它静止在了几百年前。今天,石门坎人吃、穿、住、行,根本无法与时代接轨,村外的世界,他们似乎不曾触摸到。孩子们衣衫褴褛,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石门坎,据说中央领导人都想去看望,却因地势不平,山路崎岖难以成行。这不是指它陡峭,而是路烂滑坡。

在石门坎,放眼看去,茅草屋或成群或独立地分布在山丛中,不少的屋基已有倒塌的倾向。让人震撼的是,屋内的设置,用一贫如洗四字已不足以形容。床用茅草铺成,被褥破旧,火塘是用几块柴禾临时架起来,除此外,只有耕地用的铁锹等工具,这就是一个家庭的基本生活用品。而乡亲的一日三餐,全是土豆。可因遭遇严重冰霜灾害,目前他们连土豆都食用不上,乡亲们大多衣衫褴褛。

这次,我们专门去了吴博士的家乡苏科寨,这里医疗卫生状况极其糟糕。据了解,在石门坎肺结核发病率极高,在7%~10%,但未得到任何人的重视更谈不上防治措施。农村妇女基本上在家接生孩子。无论大人孩子,脸上大多有鼻涕眼屎。弱洗漱习惯,这与他们的用水缺乏直接相关。

难道石门坎就静止在了原始时光里,与现实的接轨节节远离?

雪灾导致挨冻受饿

送来大米救援乡亲

以爱的行动演绎着石门坎精神。民间已有很多NGO组织来到这里资助他们。乐施会便是其中之一。该组织曾派人扎营在石门乡长达十几年时间,像当年伯格理一样,投入财力人力,致力于改善当地的生活。

这次雪灾,石门坎无法幸免,当地农房倒塌60多间。土坯房本身就很脆弱,建筑基础差,几乎全是用泥巴搭建而成,苗民们被冻得够呛。而当地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主粮土豆,也因此全无收成。

今年3月,香港乐施会到石门坎举行赈灾活动,救灾物资车载着大米来了。按照一人一袋米的标准发放,村民高高兴兴地背着背篓,从四面八方的村寨赶到镇上(路烂泥泞,车开不到村里)领米。一个仅有十多岁的小姑娘,却背着两袋共100斤重的大米,这让人感到生活沉甸甸。

这里的人们,不仅是雪灾之患带来的贫穷,还有骨子里的贫穷和胆小。当乐施会实施小额贷款时,他们只敢借贷几千元,买种子、学科学技术。可设施毕竟有限,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着脱贫的现实。

农村发展、灾害管理、基础教育、基础卫生、性别平等、艾滋病、农民和青少年教育工作等不同范畴,都成为国家加大对农村扶贫的指标,但是,石门坎,要用双倍的精力来关注和帮扶。

我想逃离那个地方,可离开了,我的心却久久地不能平静。每天都在想,石门坎今天怎么了,我们该怎样救助它?

伯格理精神就是石门坎精神——爱人如己 尽心尽善

一个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三十年扎根中国最艰苦落后的底层农村山寨,将一生都交给了为贫民改善生活追求幸福的行动,最后为照顾中国儿童献出了生命。伯格理精神,就是石门坎精神:爱人如己,尽心尽善。

伯格理(pollard),1864年4月20日出生于英国康沃尔一小镇,幼时家境清寒,数度失学,深知求学艰辛。

1886年,伯格理决志做传道人,两袖清风来到中国。1905年,伯格理到石门坎传道,创苗文,办学校,做教育,做公益。发现苗人学习汉字非常困难,于是研究拉丁拼音与苗语发音及受苗族服饰符号的启发,发明了苗文,翻译苗文圣经。国际上把伯格理发明的苗文以他的名字命名为pollard soript。在中国这套苗文叫老苗文。

伯格理通过这套简便易学深为苗人接受和拥戴的老苗文,让曾经一字不识的苗人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一百年前,伯格理就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尝试和积极推广苗汉双语教学。70%以上的人可以用苗文记事读书。他将有天分的苗族孩子送去成都、北京、昆明读书,这些孩子读成后又回到石门坎建设家乡。这就是他鼓励的“以苗教苗”。因其尽力维护花苗贫民利益,触犯当地官僚的利益,屡遭地主嫉恨,谋杀毒打几乎丧命,历史书上的著名云南教案与伯格理有关。

1927年,石门坎培养出的第一位苗族医学博士叫吴性纯。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坚决放弃城市生活回到石门坎,创办平民医院,开展中医治疗和西医手术,办护理学校培训护士,普及农村卫生教育……

1915年,石门坎爆发伤寒,死人无数。许多患了伤寒的孩子连家长都不敢照顾,伯格理和妻子拒绝亲友邀劝回英德请求,留在石门坎照顾患伤寒的学生,并将有限的药品都用在学生身上。1915年9月15日,他却感染伤寒。伯格理去世时,数千苗民从各村寨奔波跋涉赶来,自发捐钱厚葬伯格理;在伯格理的祖国,以及欧洲,伯格理被视作“圣人”得到尊敬和崇拜,上世纪欧洲五大著名传教士,伯格理名列其中。

 


 

走进石门坎——石门坎图文集——乡亲三餐土豆裹腹拿什么拯救石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