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王德光先生
王德光先生生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所书记 揣振宇
王德光先生,男,苗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因患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4月29日凌晨5时在北京市海淀医院不幸逝世,终年83岁。 王德光先生1927年 7月27 日生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天桥乡海桥村。早年就读于基督教教会所办石门坎光华学校,中学毕业后进入民国政府南京国立边疆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西南民族语科学习语言学,受教于罗常培、王力等著名语言学家,成为新中国首批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苗族人士之一。1953年大学毕业后,王德光先生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1956年转入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作为工作队的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的苗语调查。1956至1962年间,他的足迹遍布黔中、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黔西北、滇东北、滇中、滇东南,记录了数十种苗语方言土语材料,亲自参与了苗族文字的创制和改革,特别是直接参与了滇东北苗文的改革,并参与编篡推广滇东北苗文的词典和教科书。1962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并入民族研究所,王德光先生作为苗语研究专家一直在民族研究所进行科研工作。 改革开放以后,王德光与王辅世先生对苗语川黔滇方言滇东北次方言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有《贵州威宁苗语的方位词》(1982)、《贵州威宁苗语的状词》(合著,1983)、《威宁苗语话语材料》(1986)、《贵州威宁苗语的声调》(合著,1986)、《贵州威宁苗语量词拾遗》(1987)、《贵州威宁苗语带前加成分的双音节名词的形态变化》(1997)、《贵州威宁苗语动词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合著,1997)等论著,这些论著属于苗语川黔滇方言滇东北次方言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意义,代表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是王德光先生一生从事苗语研究事业的结晶,为苗语川黔滇方言滇东北次方言的研究和文字的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德光先生性格开朗、幽默豁达、不拘小节、热情善良,为苗语研究事业奋斗终生,也清贫终生。他不为名利,热爱本民族语言研究事业,即便在退休后,仍然非常关心苗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苗族教育。他一生中帮助和提携过很多苗族同胞及莘莘学子,为培养苗族人才呕心沥血。 王德光先生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充满时代光环的不平凡的一生,他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王德光先生的逝世,是我们研究所的损失,也是苗族人民的损失,更是苗语研究事业的损失!我们甚感痛惜,在此表达深切的哀悼和怀念。 王德光先生安息吧!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09年5月1日
|
唁电和信函 沈红收集整理于2009年 5月2日
昆明唁电,旅居昆明的全体石门坎苗胞 昆明唁电,云南省民族学会苗族研究委员会 贵阳唁电,贵州省苗学会 威宁唁电,威宁县苗学研究会及全县苗族同胞 石门坎唁电,石门坎全体苗族同胞 昆明唁电,云南省苗学会朱文刚、杨世武、陶绍虎等先生 贵阳唁电,贵州民族出版社今旦研究员、张树昌教授 毕节唁电,苗文学者王维阳老师 贵阳来信,贵州大学张晓教授 贵阳来信,贵州日报吴一文先生 北京信息,三苗网传送消息 北京信息,助学网传送消息
向王德光老师家人转达关切问候的朋友:
北京:龚冰老师、张军老师、杜发春先生、石茂明先生、朱佶丽女士、崔岩女士、张恕先生、王郢鑫同学(以上参加告别仪式),韩晓征老师、张之佩老师、胡鸿雁女士、王莎莎女士、朱俊达同学等 昆明:杨世武老师、赵佩兰老师 贵阳:张晓教授、苗青先生、王大卫先生 威宁:杨忠信老师、王庆华主任、张国辉先生、朱正荣校长、杨华明先生 成都:杨书教授 广州:林勇杰先生、张海平先生 =============================== 昆明唁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惊悉苗族语言学专家王德光老师病逝,我们甚为悲痛。 王德光老师的逝世是滇东北苗民的巨大损失。 在这悲痛的时刻,请替我们向王老师的亲属表达我们的哀思。我们坚信,大家一定会携起手来,去完成王老师的未毕事业。 王德光老师的奋斗精神永存!
旅居昆明的全体石门坎苗胞痛悼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 昆明唁电
王德光家属并王德光治丧委员会: 云南省民族学会苗族研究委员会 2009年4月29日
=============================== 贵阳唁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惊悉著名苗族语言学家王德光先生不幸仙逝,甚为悲痛。德光先生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一位优秀的苗族学者,失去了滇东北苗族文化发展变化的一位重要“见证人”,他的去世是苗学研究的重大损失。贵州省苗学会3000多名会员特向贵所并通过你们向德光先生的亲属致以问候,万望节哀顺便。 王德光先生,您安息吧! 贵州省苗学会 2009-4-30
===============================
威宁唁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惊悉王德光老先生不幸辞世。王德光老先生从青年时期就参与调查、创制、改革苗族文字,80年代每出差回威宁都积极热情帮助威宁县编写苗文课本,讲授苗文知识,为推行苗文、发展苗族文化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我们对王德光老先生的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他的亲属子女致以亲切的慰问,节哀!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 民族事务局 及全县苗族同胞 苗学研究会 2009年4月30日
===============================
石门坎唁电
王德光老师的子女: 四月二十九日晨,王德光老师不幸逝世的惊人电波搏击风云传抵石门坎,乌蒙山寨的苗族同胞顿时笼罩在一片沉痛的悲哀里,哀号惨情难以言表。 王德光老师是走出石门坎在京城的首席苗族文字学者和研究专家,为国家和民族敬献了毕生精力。他无愧于人生,无愧于社会。现在他带着亲人、同事、朋友和学生的留恋而离开我们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及帮扶助学、激励人们向上的精神和风范,却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未能实现的遗愿——编辑一部滇东北苗语词典的事业,让我们同舟共济携手起来继承实现。 值此悼念之时,我们即向他的子女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安慰! 安息吧!王德光老师 石门坎全体苗族同胞 鞠躬 2009.5.1
=============================== 昆明唁电
文京,绍春: 惊悉王德光老师病逝,甚为悲痛! 我们是多次向王老师请教过学术问题的苗族同胞,噩耗传来的时刻,他的音容笑貌历历浮现在我们眼前,似乎他并未逝去。 王德光老师是苗族语言文字专家,是我们的导师,他的逝世是滇东北苗族民众的重大损失。想到再也不能亲自向他请教了,我们心中十分悲伤。 王老师的一生是为民族振兴、文化发展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不仅属于你们——他的亲属,也属于滇东北全体苗族民众,属于同他一起深究中华文化的人们。他所留下的作品和整理出的资料在他离去以后,更显得极其珍贵。作为对王老师的纪念,我们相信你们会悉心保护王老师所留下的每一个字片。因为将来我们大家只有从王老师留下的这些著作和资料的字里行间和片页章本中去领悟他对我们的嘱托和希望。 文京,绍春,作为亲人,王老师逝去后,你们比谁都更加悲伤,敬望节哀。我们会同你们一起,携手把王老师未来得及完毕的工作做好,以告慰王老师这位我们民族的先贤! 王德光老师的奋斗精神永存! 朱文刚、杨世武、陶绍虎痛悼。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九日于云南
=============================== 贵阳唁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惊悉王德光先生不幸仙逝,甚为悲痛。德光先生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学、好老乡、好朋友,失去了苗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一位好学者。特向贵所并通过你们向德光先生的亲属致以问候,万望节哀顺便。 德光兄,你安息吧! 贵州民族出版社原总编辑、研究员 今旦 中南民族大学数学系教授 张树昌 2009-4-30
=============================== 毕节唁电
悼念王德光老师
今天是王德光老师去世的第二天,我和云南的杨世武老师、威宁的杨忠信老师、杨智光老专员等人互通了信息。同时也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我当年在北京读书时的几个滇东北苗族同胞。
王维阳
=============================== 贵阳来信:
沈红,看了你的来信心情很沉重很沉重!人的生命太脆弱了,这个世界充满着遗憾!除了悲伤,我什么都不能做。只能请你代我向王老师道别,请他一路走好!
=============================== 贵阳来信:
From:
wyw To: Shen H
沈博士,谢谢告诉王老师的近况。 去年全国两会采访期间,我还见过他老人家,当时身体还可以的,我们还一起吃过饭,没有想到现在如此之严重。请你代表我和我父亲向他和他的家人问候,请他坚定信心,争取尽量多与我们呆长一点,像他们这样见证过石门坎历史的老人是越来越少了。 (吴一文)
From:
wyw To: Schooling Net 谢谢沈博士的来信并通报有关信息,我已将我父亲和贵州省苗学会的唁电发石茂明先生处,请他转民研所和王老师家属。由于道路遥远,我们就不来了,请向王老师家属表示歉意,不知道王老师以后还要回到乌蒙山来吗? (吴一文)
From: Schooling Net
To: wyw
吴一文先生,家人根据王德光老师遗愿,将来要把他和夫人的骨灰送回石门坎,但时间未定。 三苗网传送消息 惊悉王德光先生去世 十天前,王德光先生病重住院。三天后,经医院检查为胰腺癌晚期。昨天我到医院看望,据医院检查,发生了并发性脑梗阻、心血管梗阻。今天(4月29日)凌晨,王德光先生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对于王德光先生的逝世,我们并代表三苗网表示沉痛的哀悼!我本将向其家人当面表达我们诚挚的慰问,希其家人节哀!北京苗族同胞、同仁、同事,以及全部各地认识王德光先生的朋友,这里一并通知大家了(正式讣告待出),请大家互相转告。我们可能会在后天(未最后定)举行告别仪式!
王德光先生,苗族,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坎人。老人是解放前毕业于石门光华学校的老校友。后在南京边疆民族学校就读。时值解放,转入北京大学东语系。 http://www.3miao.net/viewthread-31480.html
=============================== 助学网传送消息
From: Schooling Net Sent: Thursday, April 30, 2009 3:48 PM Subject: 告别王德光老师
告别王德光老师
4月29日凌晨5点,王德光老师与世长辞,终年82岁。王老师逝世的时间距医院作出诊断结果仅仅四天! 他走得太急,还有多少愿望来不及实现--他说起多次的心愿,一是完成滇东北苗语的新词典;一是和老伴吴善美一起回到石门坎。
石门坎,是吴善美大妈的家乡,是王德光老师和石门坎学子的精神家园。归去来兮。
王德光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失去了一位可敬的老师、长者和可亲的朋友。昨天我把消息转告贵阳、威宁的石门坎校友、石门民族学校校长、石门乡苏科寨的乡亲,以及助学网认识王老师的朋友,大家感到意外,表达惋惜和悼念之情。昨晚昆明的花苗同胞集体发来唁电。
明天(5月1日)早晨7:30 家人将在海淀医院殡仪馆举行简单告别, 8:00起灵送到昌平火化。朋友们如果方便可以参加送别,路远的朋友请不要赶来了,谢谢。
愿逝者安息。 沈 红
发件人: "schooling net" <edu.aid@126.com> 主题: 王德光老师病重 日期: 2009年4月27日 12:40
王德光老师病重 (略)
===============================
部分短信问候:
北京张之佩老师:
北京张恕先生:
广州张海平先生: 为王老师祈祷, 祈求他早日康复! 如果王老师能下床,我会帮他联系"生命之光"(抗癌协会)。 悼念、怀念、想念!节哀!
===============================
石门民族学校来信
From: zhuzhengrongsmzx To: hong.shen Sent: Monday, April 27, 2009 12:18 PM Subject: 盼王老师早日康复
沈老师: 谢谢您们给王德光老师的关心,王老师不仅是石门坎苗族知识分子的榜样,同时也是我们石门民族学校的骄傲;不仅是我们的校友,而且是我的亲人。得知你给我的消息,我非常难过,同时也非常感激你们的关心,我会把王老师病重的情况告诉学校及他石门坎的亲人。 他石门坎的亲友和我们全体师生盼王老师早日康复! 朱正荣祈祷 2009、4、27
=============================== |
告别王德光老师
4月29日凌晨5点,王德光老师与世长辞,终年83岁。王老师逝世的时间距医院作出诊断结果仅仅四天! 他走得太急,还有多少愿望来不及实现--编辑一部更好的滇东北苗语的词典;和老伴吴善美一起回到石门坎,都是他说起多次的心愿。 石门坎,是吴善美老人的家乡,是王德光老师和石门坎学子的精神家园。归去来兮。
王德光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失去了一位可敬的老师、长者和可亲的朋友。昨天我把消息转告贵阳的石门坎校友、威宁苗学会、石门民族学校、石门乡苏科寨的乡亲,以及认识王老师的助学网朋友,大家感到意外,表达惋惜和悼念之情。昨晚昆明的花苗同胞集体发来唁电。
明天(5月1日)早晨7:30 家人将在海淀医院殡仪馆举行简单告别,8:00起灵送到昌平火化。朋友们如果方便可以参加送别,路远的朋友请不要赶来了,谢谢。
愿逝者安息。
沈 红
2009.04.30
|
王德光老师病重
王老师住院一周了,他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走出石门坎来到京城的苗族学者,是石门坎新苗文、老苗文研究的专家。
王德光老师住院前十余天难以进食,直到疼痛不堪,才由孩子们陪同来到海淀医院。星期五他的检查结果出来,诊断为胰腺癌晚期,已转移。
从王老师女儿那里得知此情,我邀约朋友们同行看看老人家。
王老师瘦小身体蜷在被子里,一直沉睡,在女儿的呼唤中醒来片刻。
王老师终于睁开眼睛,面对床前的我们说不出话,他似乎认得,久久看着我,和王老师握手时我觉出他用了大力气,当时很激动,又担心他受累。
昨天下午助学网的朋友从京城四方奔往海淀医院,伫足于一间小病房,其中一位是来自王老师故乡天生桥的苗族学生朱达俊,还有一些未能赶来的朋友传来关切问候。
为王德光老师祈福。
沈红 2009.04.30
|